战狼做到了第一步,然后呢?
战狼2票房成功突破了40亿,超车美人鱼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头把交易。8月12日周六的票房更是突破了2亿,成功占据暑期档影片头把交椅。
电影好看吗?好看。动作场面嗨到爆炸,枪炮坦克,鲜血美女,近身肉搏,真爆炸,真碾压,真打戏,看到头皮发麻,起鸡皮疙瘩。中国终于有了一部硬汉类型大片,吴京也成为了新一代的超级英雄,老外想到中国电影也不再只是功夫了。
炸炸炸,炸裂!但如果要讲剧情,它是割裂的。整个影片总结起来,就是:开场 -超市打一场 -休战一场 -医院打一场-工厂打一场-爬梯来一场-工厂再打一场-你侬我侬一场-工厂再打一场。所有的人物角色都有些脸谱化,比如工厂老板老林,和“熊孩子”卓亦凡(这个名字???),非黑即白有些明显。就如007对着镜头莫名耍酷一样,略显生硬。
爱国主义这张王牌也不时出现。大使馆、军舰撤侨、手臂挂国旗、以及怒怼歧视,片尾最后的护照和字幕,成功地让中国观众热泪盈眶,也让票房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不断攀升。结合最近的国际形式,及建军90周年之际,影片的档期恰到好处。
同时,战狼票房的成功,也是对爱国人自信心不足的巧妙利用。当所有影视形象把中国人塑造的矮小、羸弱、不堪一击的时候,吴京满身腱子肉徒手战斗的形象给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中国人内心中憋着的一股劲,经由吴京的电影爆发,银幕上冷锋手刃敌人,成功解救众人的爽快桥段,成功把“东亚病夫”的招牌,“一脚踢开”了。
look at me所以,战狼的成功在于较好的影片质量,以及建军和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双重时间机遇。
有人说战狼个人英雄主义夸张,其实看多了好莱坞大片的我们都知道,这算什么,主角光环可是要啥有啥,枪林弹雨自动拐弯。面对质疑,吴京是这样回应的:“你们是不是带有一种先天的观影的必然性,戴着有色眼镜看的” ,“有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吧,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贱不贱啊!看不惯别看,去看美国人的片子去”,“看不惯别看,去看美国人的片子去,去看美国人打不倒去!中国人必须被打倒?我鄙视!”,血性尚有,但道理不足。
《血战钢踞岭》视觉刺激同样惊人,爆炸满屏,残肢飞天,加上男主奇迹般地解救众多战友的故事,简直个人英雄主义爆表。可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男主内心信仰与战争的矛盾,最后在救不救敌军的问题上拷问内心,表现战争的残酷性。可以说,成功的战争片除了对宏大场景的描绘,更有对人性的思考和纠结。吴京用来举例的《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也有男主手枪对坦克的情节,可他最后还是死在战场。片头在上战场的船上,一众士兵不是披着战袍充满期待,而是瑟瑟发抖自求多福,甚至有人因为压力太大当场呕吐,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一个小细节中展露无疑。
所以冷锋不是中国版的“XX队长”,而是中国飞虎队。也许我不该拿上述的影片做对比。军事类型影片当然可以靠我不服,我最屌,我男人,我血性来描画,但在血腥场面结束后,是不是缺了些思考:对于冷锋个人的,对于战争的,一点点思考?是不是可以跟《士兵突击》一样,描写一下史今在退伍的时候,像个孩子一样偎在连长怀里痛哭的思考?
毕竟,太过自信,可就变成自负了。
Diss 你,Love an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