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年度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齐帆齐微课

你是一名有效的倾听者吗?

2022-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邵真

齐帆齐微课

看到这个标题你或许会问,倾听谁不会,这有什么会不会。

但是据研究显示,人们通常大约用80%的觉醒时间来进行交流,而其中又有45%的时间用于倾听。

研究同时还显示,绝大多数人都是低效率的倾听者。如在听完10分钟的口头陈述后,多数倾听者仅仅能倾听、理解、评价及保留讲话者所讲内容的一半。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这些倾听者又会忘掉其中的25%。换句话说,除非获得更有效的倾听训练,多数人只能保留他们所听内容的四分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倾听、成为有效的倾听者呢?

其实对大脑的研究已经证实听话和说话是由不同的脑区负责的。

我们知道和说话有关的语言区叫做布洛卡区或运动性语言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分钟能够讲述200字数的文字内容。

而与倾听有关的语言区叫做威尔尼克区或言语感受区,通常情况下每一个人每分钟可以加工处理倾听300-500个字的文字内容。

就是说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由于思维比语言要快,当倾听完了演讲者所演讲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来处理演讲者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隐藏的没有表达的一些内容,如演讲者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观点是什么、演讲者的中心议题是什么等等内容。

因此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就要从关注以下几个倾听的要点出发,并努力进行倾听训练,培养良好而有效的倾听习惯。

1、倾听的过程就是发现兴趣领域的过程,而非拒绝“枯燥的内容”的过程。因为当自己对倾听的内容感到枯燥的时候,分心也就随着而来。

2、要根据内容倾听,而非根据表达方式倾听。如果表达方式乏味就不听了,怎么会有倾听的效果呢,必然会导致走神。

3、思想要开明,这样才能专心,并避免从内心与演讲者的观点陷入争论、提出反驳意见,要做到完全理解后再做出判断。

4、倾听高见,而非倾听事实,倾听并努力寻找演讲者的核心线索。因为再烂的演讲者也都会有自己演讲的中心内容,关键是你能不能听的明白。

5、适当的做笔记,而且根据不同的演讲者和材料,采用不同的方式做笔记,而非仅用一种方式做详细的记录。

6、要从内心的深处,并展现出积极的体态,努力认真的倾听,而非假装专心的倾听,故作一种倾听的姿态。

7、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忽略并抵制分心的事发生。

8、要运用信息量密集的材料来训练心智,并智慧的参与倾听,而非抵触困难的材料,寻求简单的材料。

9、在形成意见之前要多考虑一些不同的观点,用开放式的心态思考可供选择的信息,而非封闭式的、带着一种偏见,或仅仅支持与自己意见相一致的看法与观点。

10、充分利用思维比语言快的事实,对所讲的内容提出挑战、预见及总结、权衡证据、倾听言外之意等等有用的信息。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当我们真正关注了有效倾听的这些要点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听明白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为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创造条件。

(22年度写作营第187篇1119字,累计288803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