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理财投资理财

辉山事件中,所有人都是输家

2017-03-28  本文已影响133人  EKAcnoom

最近,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辉山乳业资金链断裂。受此传闻影响,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在15分钟内下跌了85%,市值瞬间蒸发了322亿港币。

一起感受下这根长长长的阴线

15分钟下跌85%是什么感受呢?

就好比刚买了套10万/平米的房子,出门吃碗面的功夫,房价就跌到了1万5一平。

15分钟,天堂到地狱。

事情发生后,媒体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辉山乳业这家东北最大的民营企业。一时间,财务造假、外资做空、资金链断裂、董事长携款跑路等传闻甚嚣尘上。地方政府随后召开了相关会议,介入处理债务纠纷。但是,正是这场会议的内容,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

根据媒体披露,辽宁省金融办在会议中提出了几点措施:

1. 要求辉山乳业让出部分股权,争取两周以后恢复付息能力,四周以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

2. 政府花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来为辉山乳业注入资金,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

3. 要求各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

4. 成立债权委员会,目的是维稳。

5. 省金融办协助债权委员会与各类型资金方沟通与管理。

简单说来,政府的策略就是:政府出点钱,辉山自己也挤出点钱,银行再帮帮忙,最后把这事稳住好好解决了。

整个过程,一切以政府官员说了算。而银行等债权人,不但不能争取自身的权益,反而还要尽一切可能保护违约企业,甚至还不能将其列入征信黑名单,真是可悲。

以上这一幕,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

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是说不宜和东北人做生意,而是指那些政府过于强势的地方,往往也是对市场规则和法律破坏得最彻底。原本按照市场规则可以处理的问题,为了“维稳”而人为地进行干预。

例如辉山事件中,如果企业真的涉及财务造假,那么政府的行为就相当于对造假者的包庇和纵容。这不但是对游戏规则的破坏,更是对那些老老实实经营的企业的伤害。试问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投资?当玩家越来越少时,经济萧条也就不可避免。

最后,我想到了许多年前有企业去朝鲜投资结果被单方面撕毁合同的新闻。当时我们都谴责朝鲜政府没有信誉过河拆桥。但现在想想,这种对为了一己利益破坏约定规则的行为,我们比朝鲜又能好到哪里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