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易言堂老家故事愚人简书散文点评社区

张冠李戴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诗无敌雪容融

今儿傍黑,见一大V博主正沿街敲锣,广而告之。说他在西山的山洞里,发现一处穿越时空而来的晚唐摩崖石刻景观,字数数万,俱由蝇头小楷勘刻而成。

据当地文物局论断,该处历史遗存,属于绝无仅有的一处文学石刻宝藏,其内容一篇感天地泣鬼神的散文。名曰《武朝御疫记》。

据这位博主讲,这篇散文,取自民间流疫,情境皆为亲采实录。其灼其华,情真意切,让他从子时一口气直读到东方发白,足足让他在断断续续的呜咽中,枯竭了两只眼的泪水。

这件事,在这座小山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另外一个同时密切关注这件事儿的人。这个人叫芳芳,她的名气,比这座山城要大出很多,在国家文联都知道他的名字。

他很能写,光长篇就早已出版了好几部,前一阵子,又因为一部纪实文学体的日记,在海外名声鹊起,目前,已经拿到了好几个海外奖项。

据消息人士透露,她的这部纪实文学很有可能问鼎下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

自从这部纪实文学日记在海外面世以来,引发了全世界政治、文化领域的强烈关注。

如今,他的这部纪实文学日记,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意、俄、韩和阿拉伯等8种文字在海外流传。

目前,他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2020年最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

由于这次纪实日记的墙外开花,更让他在国内外文学领域增加了极大的文学权重。

为此,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与日俱增的名声,都在这个地球的南极到北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磁力线,形成了正强烈切割着这个世界的巨大磁场。可谓是不同凡响,引力非凡。

芳芳虽出生在这座不起眼儿的山城,可如今他的名声,就如同把他手中那只巨笔,一直横放在西山的山顶上,形成了一座笔架山。这一切,仿佛时刻都在用它的形象告诉和提醒着这座山城的人们,有她在,此地其他所有的笔加起来,都没有他的笔杆儿粗。

做为一个作家,他对于各类信息感知的嗅觉,都是异常灵敏的,更何况山城这个大消息,还是一部散文巨著,这也正是自己涉足文坛以来一直的软肋弱项。心中一直总有个愿望,能在文坛写出几篇拿的出手的深情散文。这次,正是一个难得学习的机会。

为这,次日一大早,芳芳便马不停蹄地直奔了山城的文联,那部散文神品,早已经被那位博主,带人由那个几乎无人知晓的黢黑山洞拓片下来,转移到了此地文联的书案上。

据知情人讲,这部神品,在此地的展示的时间不会太久。最多两天,就要上呈到国家文联,目前,正处于宣传造势阶段。

据当地的文联负责人讲,这部神奇的散文作品,目前已经成了此地最最稀缺的人文资源。

如果推广得当,很可能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对此地的旅游经济,将是一次巨大的拉动和提升,更可以借此世界人文资源的强势助力,带动此地的精准扶贫。

据说,这项动议,已经得到了此地主要领导的政治首肯和文化定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芳芳到了文联,此地主管的文化局和主要领导和文联负责人都已先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面春风,早早地便恭候在展厅的门前。横幅鲜红,彩门炫目,锣鼓喧天,甚是壮观。

那里早已经聚集了黑压压一片的人。其中,看衣着和容貌,大多数都是来自的山区的农民。他们对此事的轰动效应,和带给他们的那股热忱的溢出效应,不亚于在骊山或肯特山泥土里,惊现了秦始皇和成吉思汗的陵墓。为此,这则消息虽字数不多,却成了今日头条近期的一篇爆文。

也许,是山区那贫困生活,让他们过得太久了。这次强势的文化推介活动,无疑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让他们看到了山区经济重生的一线希望。

芳芳心里想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那部作品分页复印件的展示墙下。

芳芳戴上花镜,靠得很近很近,每一页他都用心地看,生怕漏掉了一个标点。

可芳芳越看作者的笔法,越和自己那部纪实文学的日记相似。

看到此处,芳芳木然站在展示墙下,他的身形被墙上射灯光线镂空到地上,形成一道斜长的黑影,芳芳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在这展厅里,又多了一座雕塑。

芳芳慢慢收起了花镜,嘴里开始默默地絮叨:“怎么了这是?这哪里是散文?这分明就是一部纪实文学,此处的文学素养,怎么会如此低下?这文联主席和大V博主,懂还是不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世间,还是附庸风雅叶公好龙的人多!真正懂得文学的人又太少。”

芳芳苦思冥想,终不得其解,这时手机屏幕里上蹦出了一条微信消息:“芳芳老师,您的纪实是您的努力。您的日记就是您的荣誉。您的纪实文学日记,今天已经通过全体评委通过,确定入围2021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评选提名。”

此时,芳芳迷茫的脸上浮现出一片光彩和笑意。

声明:此文纯属作者看法,似是而非,就事论事,不及其余和娱乐大众所作,还请各位看官不要疑人偷斧,望文生义,对号入座为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