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在“2018首届全球物联网产业大会”的演讲
引言:借着高交会的东风,11月18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深圳市投资推广署、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以下简称:深物联)、深圳市蜂群产业服务集团承办的“2018首届全球物联网产业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以“人联网、物联网、价值物联”为主题,旨在汇集各方菁英,合策群力,推动物联网应用落地,加快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
为全景还原大会盛况,方便读者深入了解会议亮点,特开展“2018首届全球物联网产业大会”系列报道工作。本次发布的是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先生的主题演讲——“华为AI创见智能未来”,在他看来,AI技术让万物互联产生的数据活动起来,提高大量重复数据的处理效率,AI技术将在物联网具体应用场景中发挥其价值。当前,华为AI技术已在深圳机场、智慧交通建设中得到应用,提升深圳机场的靠桥率和让交通变得更加通畅。
以下为具体内容:
华为AI创见智能未来
想像未来靠科幻,创见未来靠科技
大家好,我是曹泽军,来自华为公司中国区,主要负责的是战略和产业生态。今天参加此次会议,我的目标是传递华为公司在战略和产业生态方面所看到的一些洞察,为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理解。
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嘉宾和观众都很喜欢看美国大片,里面有很多未来的科技、未来的想象。这些想象通过大家的努力,通过科技已经逐步成为现实,举个简单的例子,10年前,所有通讯人都有一个梦想——家里的宽带可以支持与远在千里的人互相视频;而今天这个梦想已经实现。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万物互联的世界,我也相信在华为公司和业界各位同仁的一起努力下,这个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也必会实现。
未来10年,AI的主场在行业
谈到科技,AI最近在国外、国内非常的“热”,甚至有些人说它已经炒过头了。高通的数据表示AI泛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上万亿,其实仅从AI技术这个层面估算,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亿,所以AI的主场在行业应用。
行业AI的落地之道:从场景问题找边界、从行业智慧找路径、从商业价值补数据
要做AI的行业应用,首先我们要回到三个问题:一是AI的源头在哪里?其实,AI的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业务找场景,然后从场景找到源头,我们从每个生活应用领域里面去找到它真正的原始需求,并找到原动力,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边界;二是AI从哪里找到智能?其实,AI必须要从行业经验里找智能,因为AI最终还是要回到创造产业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那就必须要在行业经验的基础上以保障AI能实现产业价值、社会价值。三是AI如何补充数据?通过产业、社会、商业的闭环连接,可以为AI提供更多的数据。举个例子,人的大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处理7种信息,每秒钟可以处理126个字节,相比计算机而言,人的大脑信息处理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给我们海量的信息场景,人的大脑根本无法处理,而AI技术可以处理海量的信息,帮助人类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产业升级、创造更多价值。
AI助力产业升级的三种境界:效率提升、专业传承、突破极限
AI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第一类是对大量重复工作的效率提升,例如在工厂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复的生产劳动,以及日常财务工作中大量的重复数据、单据等。这些大量重复的工作,可以通过我们的语音、图像、视频这些功能模块处理后变成标准化文字,并完成分类智能处理,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
第二类,对专业技术的传承。近年来,通讯技术从过去在军事领域、专业领域的应用,慢慢扩展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同样,并不是说拿了AI技术就可以应用。比如说,我们自己在工作当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在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自动化的这些专业领域里面, AI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很多企业,数字化还没有完成,而且还有很多依赖于行业专家经验的模型未实现标准化输出,也无法转换成AI的训练序列,所以AI需要对专家专业的传承。对从事在AI应用领域里面的所有行业专家来讲,大脑里面的这些经验要转化为行业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转化为AI的训练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AI的应用。
第三类,是实现多场景协同,突破智能极限。以上两类是某一领域或某一纵深场景下的AI应用,但是在多场景领域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协同,以实现对智能极限的突破。比如说,当下比较热门的智慧城市、甚至更聚焦的智慧家居,从过去的一台电视机,到现在演变成台灯、窗帘、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现在大家都想实现所有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及无缝连接,这里面就涉及到非常多的协同,是多场景应用的协同,是AI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
华为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释放AI应用价值
近期,华为在上海发布了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包含芯片,使能平台以及商业计划等方方面面。华为的芯片也从低端到高端,从边缘侧到平台侧,提供这样一个全栈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希望未来在纵深领域的全面布局,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那么华为公司是不是一上来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做了呢?不是的,华为公司基于发布的这些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去构建生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加入到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构建当中,使得这些技术更快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进步。
机场+AI:刷脸不刷证,靠桥才靠谱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关于深圳机场的AI应用。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乘机的时候,需要先坐一个摆渡车实现从机场到飞机之间的运输。而这个过程,大家的体验是比较差的,同时在机场的廊桥利用率也非常低,机场的整个调度效率很低。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仅仅深圳机场现在的靠桥率只有70%,如果提升到80%,那么一年就有400万的旅客不用坐摆渡车,就可以直接通过廊桥,而且还可以提升深圳机场的运量。
交通+AI:过去车看灯,现在灯看车
第二个案例,就是智慧交通领域的AI应用。我们以华为自身为例,华为在坂田1.5平方公里的区域有9个路口,每天进出的车辆达到1万辆,整个交通非常繁忙,以前华为一下班,整个区域周边都拥堵的一塌糊涂,大家认为还不如坐在办公室等两三个小时再出去。
通过AI技术的应用,现在华为周边的交通顺畅很多,效率从原来的通行率8%到现在提升了1倍,这是实实在在的改变。
“见云(平台)、见智(AI)、见未来(生态)”
华为提供平台,提供AI技术,并构建生态,给最终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华为公司不仅做商业还做产业,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我们有这样的决心和意愿。
通过华为搭建的平台,大家可以一起从深圳走向世界。30年来,华为公司逐步从深圳走向世界,而今年在上海大会期间,我们带领几百家企业实现了与全球其它国家的深入对接,这也是第一次带领中国企业进行海外的对接,并且一部分企业和欧洲国家的客户已经建立连接,那么,我们也希望借助本次大会,将来跟深圳市政府、深物联一起努力,与更多的企业一起做大物联网和AI产业,实现从深圳走向世界!
华为目标:3年发展100万AI开发者及伙伴
华为生态建设的目标是,三年发展100万AI开发者及合作伙伴,这是华为公司下的决心,且已付出实践,包括在高交会上也做了很多分享,对我们来讲产业联盟、商业联盟,标准开源和开发者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共建GIO互动平台:跨行业、跨技术、跨组织
华为公司从中国走向全世界,那么在全球如何发展呢?华为与16家全球最知名的合作伙伴共建了GIO组织,并于不久前进行了第一次会议,对全球层面的众多产业共识、产业生态以及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观察,进行了分享。这些成果,我们也将逐步与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进行分享。
华为的愿景与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最后,我还是给各位大家汇报一下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华为公司之前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以人为主围绕人的需求来做。到今天以后,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来自人,还有来自于万物,所以我们的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就是我们未来长期发展的使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