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阅读读书分享——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做专业书籍阅读分享。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关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方面能力的相关要求。
首先来说,《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它是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的指导性文件。
联系现状,疫情之下的网络授课与在线学习,其实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而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验,以及对老师在以往的教育中是否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考验。
关于这个问题《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有如下一些相关表述: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综上:国家对专业教师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另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创新思维、自主发展的能力也是教师的专业标准中的非常重要内容。
下面我讲从以下几点来分享我的阅读、思考所得:
首先是给大家分享三位著名教育名家的著作中的论述,分别是:
一、王栋生《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陶行知教育名篇》
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其次是,我总结的一个学期以来的:
4、 成都七中网课的启示
和一些在:
5、 日常教学工作的感悟
第一部分:王东生《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1、教师不要提无意义的要求而败坏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自以为是,否定学生的思维,也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
3、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不仅缺乏职业精神,也缺乏职业智慧;(我想说这里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绝不是只会说这个题高考一定会考。)
4、教育者必须明白: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在独处时寻找快乐,教会学生在个人空间内培育趣味,这些也是教育的任务。
5、我从教后逐渐发现一点:凡是知道如何安排个人时间的学生,比那些天赋高而不懂“课外”的往往更有优势;
6、有时候我会想,那些富有智慧的人,可能都有不同一般的学习经历,他在学生时代一定遇上了许多激发、保护和发展他学习兴趣的人;
7、要信任学生,不要以为他们不可能通过“自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只不过是一条“基准线”,真正能让学生铭记在心的,是他个人的学习体验。
8、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你满腹狐疑。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而且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让他着迷,让他预感到虽然看你重重,但前方有无穷的趣味;值得冒险,他下课后不感到轻松,他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他不满足,要去“找事做”——这可能才是比较有意思的课。
第二部分:《陶行知教育名篇》
1、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2、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
3、好学师传染的,一人好学,课熏染起多人好学。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所以,在学校力提倡学问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多找好学的教员,要鼓励好学的学生,使不好的教员、学生逐渐受到熏陶或归于淘汰。
第三部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1、我认为青少年的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青少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
2、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起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使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i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度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这些名家的论述不可谓不精辟,不可谓不启人深思!
第四部分:成都七中网课的启示
1、语文预习任务贯穿始终的是“批注式阅读”加“学生提问”的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既利于学生动手,又利于学生动脑。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2、注重整合,采用“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带动课外。每单元老师精讲一到两篇,其余篇目编制相应题单,由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自学并完成题单,老师讲解题单并答疑。
由课内带动课外: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后,学生自学传记《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在学习《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后,学习传记《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在学习《离骚》时,先学习《史记∙屈原列传》等等。
3、由语文活动带动语文自主学习,课前三分钟分享《南渡北归》《活着》《纳兰词》《少年的你》《哈利波特》
师生共读,一月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交流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新诗单元学完,正值国庆放假,让学生读一本现当代诗集,以青春或思念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假期结束组织“原创诗歌朗诵会”极大的激起的学生读诗、学写诗的热情。
4、先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付阳老师指导学生记笔记、写读书笔记、如何去做批注式阅读、如何整理错题,自主预习复习。在每学一个单元一类文体之前,都会安排一节导读课,在结束一个单元同类文章的学习之后又会安排一节小结课,力图通这种方式教给学生鉴赏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方法。再设置问题,让学生用刚学的方法自主鉴赏课外的作品。很好地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由引导到自主的过渡。
另外,在成都七中学习方法四十条中给学生提供了非常明确实用的学习方法指导。可以说,在成都七中的教学理念里是非常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七中的老师也是的的确确有很多好的办法的,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最后一部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感悟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在提倡、也在摸索实践的,许多好的做法。但我感觉从我个人而言还需要努力去完善和提升的一些方面。
1、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的设置,注重设置有价值的问题,
2、提高自己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3、学会正面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4、树立榜样,适时地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5、多给学生讲解、实践操作的机会;
6、育人先育己,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7、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学习品质的培养
8、尝试借鉴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设计。使学生在任务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教师需要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科思想本位”,更要转向“育人为本”。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关于本学科学习思维方式和经验体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进步。
我认为这样条路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