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理念开始——《王二保小学的故事》一课有感
2018-08-06 本文已影响154人
三门峡750蔡慧芳
今晚照例走进兴成长计划基础入门班,聆听了《王二保小学的故事》。给我们分享的是来自我们河南商丘王二保小学的李志磊校长,还有即将退休的武建萍老师以及教务主任朱慧珍老师。故事特别令人感动。
王二保小学的环境和学生风貌让人赞叹,不亏是小而优,小而美的学校。而它的蜕变也仅仅只是三年的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李志磊校长有思变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强大的信念推动着他去寻找出路。关键是他找对了——链接互联网金融,连接互加。带动学校的教师积极学习,引进互加网络公益课,用社群化学习,形成强大的合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如此,还开设校本课程,营造书香校园,借助家校联合,让学生妈妈陪孩子一起阅读,这一切一切的努力,长期坚持下去,就共同打造出了一个小而优,小而美的学校,使得王二保小学绽放光彩。武老师虽然即将退休,但是她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超过许多年轻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坚持200多天背英语单词,带领孩子们上彩虹花晨读,夏加儿美术等互加课程,让孩子们做绘画日记,漂流日记等等,对小影、美图等App软件的熟练运用等,都表现得非同一般,完成了她的华丽蜕变,她的事迹充分证明:成长与年龄无关。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朱慧珍老师也告诉我们,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科技不会淘汰,但学习的老师就会淘汰不学习的老师。
我们的学校现在变成了一个教学点,王二保学校的蜕变无疑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小而美小而优的学校,我的理解是规模小,但是却有良好的美丽的育人环境,先进的齐全的教学设施,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学生能愉快轻松地获取优质课程学习。学校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
如果我是校长,我也会像李志磊校长和吴萍校长一样,寻求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寻求外援,改变自身。寻求外援,必须找资金,找能源,比如沪江互加公益平台。打造自身,先打造外部育人环境(相当于一个人的外部形象),与它可以同步进行的是配备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硬件有了,最核心的问题来了,那就是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积极拥抱互联网+教育。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奖励办法和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来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比如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展示,师德演讲,诵读比赛等。
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和能力呢?毋庸置疑,那也是引进互加网课。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打开孩子看世界的窗户,使教育扶贫落到实处。通过家校联合,学校和社会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让小学校也能享受简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的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2470/49430dd47ed0a6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2470/7da782891189dd4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2470/a6dc54810e1ffd1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2470/a1e491324f513eb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