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zero解读与最佳实践(上)

2021-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kevwan

本文有『Go开源说』第三期 go-zero 直播内容修改整理而成,视频内容较长,拆分成上下篇,本文内容有所删减和重构。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GO开源说” 跟大家分享开源项目背后的一些故事、设计思想以及使用方法,今天分享的项目是 go-zero,一个集成了各种工程实践的 web 和 rpc 框架。我是Kevin,go-zero 作者,我的 github id 是 kevwan

go-zero 概览

go-zero 虽然是20年8月7号才开源,但是已经经过线上大规模检验了,也是我近20年工程经验的积累,开源后得到社区的积极反馈,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获得了5.9k star。多次登顶github Go语言日榜、周榜、月榜榜首,并获得了gitee最有价值项目(GVP),开源中国年度最佳人气项目。同时微信社区极为活跃,3000+人的社区群,go-zero爱好者们一起交流go-zero使用心得和讨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star

下图中间三层是 go-zero 内建支持的服务治理相关组件,基本涵盖了微服务治理主要的能力,而且是基本不需要开发者自己配置的,默认方案已经是经过大规模线上项目调优的。

arch

微服务系统设计中的痛点

1. 微服务系统如何拆分?

2. 如何保障高并发高可用?

大型微服务项目从何下手?

overview

微服务系统大体上看起来如上图,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定要业务一开始就上微服务,我们看看一个典型的微服务系统是怎么进化而来的,下面粗略的讲解一下大型微服务系统的进化过程。

go-zero 组件剖析 + go-zero 最佳实践(待续)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了解 go-zero 项目,欢迎前往官方网站上学习具体的示例。

视频回放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y4y127Xu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tal-tech/go-zero

欢迎使用 go-zero 并 star 支持我们!

go-zero 系列文章见『微服务实践』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