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20180504 解读:《逃避自由》

2018-05-05  本文已影响525人  鞍山孙勐

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逃避自由》作者,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纳粹上台后于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1980年于瑞士洛迦诺逝世。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在潜意识中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作品简介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它就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他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逃避自由》中所探讨的主题。《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逃避自由》既是弗洛姆对两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评。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中的不朽名著。弗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极权主义,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接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让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很少有一本书能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也很少有心理学家像弗洛姆这样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作品序言

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是一项很浩大的任务,全部完成,尚假时日。本书便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文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一的潜在威胁,使我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化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因为只有在分析现代^整个性格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理解自由的含义,所以,如果我把已完成的研究我们文化中人的性格结构的成果介绍给读者,那我的任务就会容易得多。事实上,我也必须时常提到某些概念和结论,但囿于本书的范围,又无法详细解释。至于其他一些意义重大的问题,则往往只能一笔带过,有时甚至略而不提。但我觉得,心理学家刻不容缓的任务是时认识当前的危机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

媒体评论

极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

——《纽约先驱报》

极为精彩地分析了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官能性病征。

——《国家周刊》

弗洛姆的思想值得所有关注人类处境及其未来的人高度重视。

——《华盛顿邮报》

核心内容

《逃避自由》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00页大约16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逃避自由》。自由虽然给现代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也使我们感到孤独和无能为力,忍受这种孤独,再解读这本书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背景,它于1940年首次出版,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毫无疑问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被战火笼罩和摧残,面临巨大的灾难,包括本书作者弗洛姆在内的欧洲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沦落和文明的好奇心,可以说深受震撼和煎熬。

于是,他们痛定思痛,从社会各种角度切入去探讨为什么在当时号称国际中心的欧洲会诞生纳粹极权主义?在50年代,先后有一大批剖析和批判集权主义的著作面世。比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逃避自由》,而其中《逃避自由》这本书不仅是问世最早的,而且因为它是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即批判对象已经不仅限于纳粹极权,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这本书可以说颇有一点离经叛道,我们知道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一直都被描绘为个人为挣脱中世纪神权束缚和政治、经济奴役而不断奋斗的过程,是人们向往和追求自由的过程。自由,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简直无以复加。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诗里是这样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大神为生命爱情都可以牺牲,这种精神曾令多少人动容啊!可是弗洛姆却说,现代人其实是在逃避自由,这是为什么?在这本书中,作者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本书观点提出,自由,给现代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也让人们失去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使人们感到日益加深的孤独和无力。于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孤独感,人们就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的冲动,通过这种方式来重获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也是现代极权主义产生的根源。本书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论述自由如何产生?他对现代人产生了哪两方面的影响?第二、阐述各种对自由的逃避机制,并指出这种逃避所产生的后果。第三,剖析纳粹主义极权产生的心理学原因,以及民主社会中的逃避自由现象。

第一个重点:自由如何产生?他对现代人产生了哪两方面的影响?

自由,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不被强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弗洛姆一上来就提出,自由,是伴随着人的个体产生而出现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她用婴儿出生的过程打了一个比方:婴儿出生之前和母亲是一体的,通过脐带连接,这个时候婴儿肯定是不自由的,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出生以后,婴儿和母亲身体分离,但这是生理上的分离,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婴儿还是要依赖母亲,他们在功能上仍然是一体的。之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才逐渐独立,脱离母亲,发展自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但其实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成长过程和婴儿很像,在原始社会或者说人刚刚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时候,它和自然世界还是浑然一体的,就好像婴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后来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然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的时候,就逐步脱离自然的母体,开始了人的个体化进程,但是就像婴儿还要依赖母亲一样,人类一开始的个体化程度也并不高,他们还有依附自然。原始部落里的人们要祭祀的神,多数是代表自然的神力,为了过好日子,个体还要应付自己所在部落的内斗和外敌。

原始社会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在野外环境生存下去的,人类和他所处的环境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历史其实很长,从原始社会中的部落共同体,到宗族部落的血缘,再到封建社会中对教会和封建地主的依附关系,其实都是这种一体化的表现。在欧洲,这种状态一直要持续到中世纪结束,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个体才真正的开始出现,为什么人的个体化进程直到宗教改革时期才达到最高峰呢?一方面总体来说,个体化进程和社会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在此之前的进展虽然缓慢,但也是一直向前的,就像小孩子总要长大一样。

另一方面,因为当时的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激励了人们的冒险精神,人们不愿意被土地和教会束缚,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精神,之后的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这些都使得旧的社会结构逐渐解体,个人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而且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迫切需要独立的,可以灵活雇佣的劳动者,而不是被土地束缚的农民,所以这种个体化也迎合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那么,越来越大的自由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弗洛姆认为,影响有两方面:积极的一面,当然是让人摆脱了以往的制度和精神束缚,让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人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力量,培养理性和创造力,获得真正的独立。消极的一面,这种自由让人失去了原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人感到孤独和无能为力。原来人和自然是一体的,虽然没有自由,但是可以感到安全,就好像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安全的,婴儿在妈妈的怀抱里也感到安全一样,很多人即使成年以后,依然会依赖母亲,有恋母情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不想抛弃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人们宁愿选择继续躲在母亲的怀抱里。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当这种自由出现的同时,也一样带给了人们孤独、恐惧、焦虑和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无法忍受这种孤独应该怎么办?人类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前进的路,这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和世界建立新的关系。另一条是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这两条路看似都可以走,但实际上向后走是走不通的,个体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人不可能再回到母亲的子宫里。

我们如果生活中看到一个人,年过不惑还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口闭口都还是我妈说什么,我妈说什么,肯定不会觉得这个人不是啥正常人。那么,这就是典型的恋母情结。向后的路是行不通的,向前的路是真实的,这种一前一后的路径选择,可以说贯穿了本书作者弗洛姆的整个理论体系,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一样可以找到。人要实现自我,当然应该继续前进,但前进的道路虽然真实却困难重重。而后退的道路虽然虚幻,却比较舒适,比较容易,而当人们选择后退之路,这就踏上了逃避自由的道路。

第二个重点:阐述各种对自由的逃避机制

现代人得到了自由,但是失去了安全感,变得孤独无依,为了找回安全感就会想到要退回母体,退回大自然,退回到原始纽带连接为一体的时代,但是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回到母亲的子宫里,人类也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所以人只能寻找一些心理上的替代机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逃避自由机制。在这本书中一共列举了三种最主要的逃避机制,分别是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最重要的一种逃避机制就是权威主义,具体的做法就是放弃自己的独立倾向,而去外界寻找一个权威,通过和权威结合,臣服于这个权威,建立一种新的纽带,来找回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种做法的表现形式,在心理学上就是受虐冲动,他所依赖和臣服的权威可以是具体的人,比如说一个独裁者,一个对妻子家暴的丈夫,也可以是一个团体或者是组织,或者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比如说宗教中的神,社会的流行观念等等,但是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受虐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消除个人自我,也就是除掉自由的负担,通过和强大的权威建立联系,而重新感到安全。和受虐者相对的,还有施虐者,往往会扮演权威,喜欢让别人依赖自己,利用和剥削别人,甚至伤害、羞辱别人。

那么这些人又是怎么回事儿?他们看上去好像很强大,不像受虐者那样完全放弃自我,但是作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施虐者其实也对受虐者有依赖,他的力量感是源于它自身,而是源于被他统治的人,所以这种表面的强大实际上是施虐虐人。书中举例,一个家暴的丈夫虐待妻子,好像完全控制了后者,但妻子鼓起勇气说,我要离开这个家!情况立刻会大反转,刚才还气势汹汹的丈夫立刻会软下来,甚至苦苦哀求妻子说,你不要走,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了等等吧!而妻子往往这个时候就相信了他,并答应留下来。而这个时候,男人又变回原来的施虐者,游戏重新开始了,等到妻子再次无法忍受又要离开的时候,丈夫再次服软,于是妻子再次留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无尽无休。

这种套路我们在央视12法制节目里面早就见得多了,其实施虐者也依赖他人,施虐受虐倾向看上去完全相反,实际上紧密交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其本质没有不同,都是为了摆脱无法忍受的孤独和自我的软弱,所以作者把这两种人格合称为权威主义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羡慕权威,想要臣服于权威,但同时自己又想成为权威控制别人,这种服从和控制,常常会假借爱的名义,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爱。什么才是爱?弗洛姆,在他的另外一本代表作《爱的艺术》中有专门的分析。

第二种逃避机制是破坏欲,意思是既然这个世界让我感到无力和孤立,那我就干脆摧毁这个世界吧!难道人摧毁的世界他就不孤立了?其实不是的,他仍然孤立,但他认为这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因为外在的威胁已经被我消灭了,这就是破坏欲产生的逻辑,在现实中,破坏欲当然不可能毁灭整个世界,所以他只是针对让个人感到对自己有威胁,让自己显得弱小的对象,破坏欲经常被伪装成其他的情感,比如义务、爱、责任等等。再比如,有人因为自己怕被狗咬,就宣称应该把城市里所有的狗都杀掉,理由往往是义正言辞的公共卫生,政府保护市民安全的责任之类的,但其实这是在宣泄内心的破坏欲。

破坏欲也经常和施虐倾向交织在一起,有一句话很能体现这一点,如果我不能占有她,那我就要毁灭她,破坏欲是怎么产生的呢?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欧洲中产阶级下层表现出的破坏欲,要大大高于工人阶级和上层阶级,为什么?因为前者是受到社会压抑最严重的一个阶级,经济上羡慕嫉妒上层,曾又害怕跌到底层,所以心理上承受了巨大压力,所以作者推测,破坏欲是生命发展受挫,受压抑而产生的后果。当然限于篇幅,本书并没有展开这个话题,不过几十年之后,弗洛姆写了一本《人类破坏性剖析》,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

第三种逃避机制叫机械趋同,意思是一个人因为自由而感到孤独,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他就把自己变得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一样的着装,一样的品味,一样的看法,甚至连梦想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或者随大流,通过这种方法,个人就融入了环境,他放弃了个性成为了一个机器人,和周围其他的几百万机器人一模一样,也就不会觉得孤独和焦虑,但是它的代价是昂贵的,那就是失去了自我。对于这个说法可能有人会反对,要说一个随大流的人就是失去自我了,那他选择的难道不是基于他自己思考感觉的吗?和大多数人一样,也许只是偶然?也许只是多数人都这么想而已?但作者这样解析的,你以为这是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其实,这种思想是来自于他人或者是社会的强行灌输。

相关的催眠试验证明,任何主观上觉得是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可以是从外面灌输的,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灌输是无孔不入的,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直销组织培训和传销组织洗脑都是这样的,而人的批判性思维往往被压抑,结果就是伪思想替代了真思想,伪自我替代了真自我。人们以为扮演的是自己,但实际上扮演了别人所期望的角色。这种心理逃避机制也很重要,因为它是现代工业社会,或者说民主社会中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方式。以上就是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那么我们也就有了一个问题,表现出这些倾向的个人是不是就是精神病患者?

本书作者认为,恰恰相反,这些人可能表现很正常,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模式,是鼓励人们服从权威,压抑自我,那么表现出逃避自由倾向的人,往往更加和社会合拍,而那些想要保留自我的人,反而不能适应社会,结果可能就是成为精神病患者,这就是弗洛姆的著名论断,一个所谓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症患者健康。前者很好的适应社会,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相反精神病症患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在这本书里,弗洛姆其实已经指出,一个社会也可以是病态的,不健全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日后他写出的《健全的社会》这部作品的萌芽。

第三个重点:剖析纳粹主义集权产生的心理学原因,以及民主社会中的逃避自由现象

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崛起,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政治经济现象,是德国工业家和容克贵族支持的独裁政党,夺取了国家政权,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这不能解释纳粹主义在普通民众中所引起的狂热支持和拥护,难道这仅仅用一句人民被欺骗就可以说得过去吗?本书作者说,显然不是这样的,他一针见血的指出,纳粹在德国的兴起有着广泛的群众心理基础,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先将德国民众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人对纳粹政权没有进行有力的抵抗,但也没有成为纳粹的狂热崇拜者,包括德国工人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

另一部分人则狂热崇拜和追随纳粹主义,这主要包括下层中产阶级:独立商人、白领、工人等等,对工人阶级剖析本书作者还是比较客气的,毕竟它是社会主义的支持者。他认为,这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一系列革命的失败,比如我们在中学历史课上都学过德国11月革命,这次革命也以失败告终,领导人罗莎卢森堡被杀害,所以德国工人阶级当时的感觉是希望破灭,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屈从,对于纳粹上台也只是态度消极的听之任之,等到希特勒已经成为了德意志的化身,这个时候再反对已经太迟了,而且这将意味着被排除在整个德国社会共同体之外,得不到民族认同和归属。

参考上文的趋同倾向,这个是普通人难以忍受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效忠纳粹政府,虽然他们本质上并不认同这个政府。至于另一部分人,也就是下层中产,本书作者剖析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认为,这个群体本来就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特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个阶级依附德国的君主权威,但是战争以后,德国军队败北,德国君主制覆灭,社会开始动荡。

1929年的大萧条又雪上加霜,导致下层中产的经济处境恶化,社会地位迅速没落,曾经依附的权威也荡然无存,所以这群人受到的打击最大,最缺乏安全感,最感到痛苦和愤怒,也最感到彷徨不安,所以当纳粹崛起,他们宣扬的意识形态。比如说盲目崇拜领袖,仇恨少数民族,渴望征服支配其他国家,神话雅利安人等等,可以说恰好迎合了下层中产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放弃了自我,臣服于领袖元首,成为纳粹的誓死效忠者。

可以说,这种逃避自由机制,就是纳粹主义崛起的民众心理土壤。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是1941年,当时纳粹政权还十分强大,但弗洛姆基于心理学的分析已经指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虽然这些人自愿臣服于权威来获得安全感,但是它和权威之间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合一,人的个体化进程是无法逆转的,依赖权威的满足和安全感是虚假的,只会造成自己的疯狂和灭亡,而日后法西斯的灭亡,无疑是这段话的最好注解。

本书作者弗洛姆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更进一步指出,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温床,也就是个人的渺小感和无力感,其实也同样存在于民主社会中,这里依旧存在着权威,只是不再以独裁者老大哥这样的公开面目出现,而是以一种匿名的看不见的权威,他常常装扮成其他的样子,比如说常识、科学、心理健康、道德舆论,不需要发号施令,只是靠着看似温和的劝说,就可以让人无法抗拒。

这里的人们也依旧孤立无援,为了对抗孤独,他们选择趋同,把自己变成和别人一样的存在,却扼杀了自我,正因为本书作者是从人的存在角度去剖析集权主义,所以他的批判已经超越了特定的集权社会,而指向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人的病态社会。这是其他集权主义批判中所不及的,那么现代人应该如何面对自由的困境?本书作者在书的最后,依旧不忘再次强调,我们无法后退,只有前进,他坚信,通过实现健全的自我人格,发展人所特有的爱与理性,才能获得积极的自由。

这个时候的人将脱离与自然的原始纽带,成为真正独立健全的个人,但是它并不孤立,而是通过爱与创造,与世界,与他人以及自然重新连为一体,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而这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这本书既是弗洛姆对两次大战之后社会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聘,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独,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独,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不喜欢自我恰恰是自私的根源。不喜欢自己、不认同自己的人常常对自我焦虑异常。他缺乏内在的安全感,而内在的安全感只能建立在真的喜欢与肯定自己的基础之上。他必须关注自己,贪求所有东西,因为他根本就缺乏安全感与满足感。我们引以为荣的是我们不屈服于任何外在权威,我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并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自由几乎自动地保证了我们的个性。然而,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

《逃避自由》这本书的作者弗洛姆认为,强调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当前形势的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过高估计心理学的作用。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本书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前个人状态社会既为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也就是说,人们还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

自由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人们更加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虽然本书只是一种诊断而非预言,只是一种分析而非解决方案,但它也能给我们的行动指明方向。因为,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有意思的是本书作者在脚注中吸取了许多其它名著作者的观点,指引我们每个人从本书中看见相关联的其它著作的见解,并可以自由选择进行延伸阅读。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第一章 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近现代欧美历史的中心便是人谋求自由,摆脱政治、经济、精神的羁绊。发起争取自由斗争的是那些渴望自由的被压迫者,反对的是那些维护特权的人。欲摆脱统治、谋求自身解放的阶级在斗争时坚信它在为人类的自由而战,因而可以以某种理想,吸引所有受压迫者,唤醒其内心深处隐藏的对自由的渴望。然而,在连绵不断的争取自由的漫长斗争中,曾经反对压迫的阶级在赢得胜利、需要维护新特权时,又成为自由的敌人。

尽管历尽曲折反复,自由还是胜利了。许多在战斗中捐躯的人坚信为反对压迫而死要胜于无自由的生存。此牺牲完全是他们个性的宣言。历史似乎证明人能自治、自决,以自己认可的方式思维、感受。社会发展急速靠近的目标似乎便是完全展示人的潜能。经济自由主义、政治民主、宗教自由及私生活中的个人主义等原则清清楚楚地表明了人渴望自由,同时似乎使人离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羁绊逐个被解除。人类推翻了自然的统治并主宰了她;推翻了教会及专制国家的统治。废除外在的统治似乎不但是实现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

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最 后的斗争,其结束意味着自由完全胜利。现存的民主似乎得到了强化,新民主取代了旧的君主统治。但是,没过几年,新的制度便登台亮相了,它否定了人类确信无疑的在几个世纪的斗争中赢得的一切。因为这些新制度的本质便是除一小撮人外,所有的人都必须臣服于一个他们无法约束的权威。它有效地控制了人的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

起初,许多人天真地以为权威制度的横行不过是一小撮个人的疯狂行为,其疯狂会使它应时而败落。其他人自鸣得意地认为意大利人,或者德国人缺乏足够时间的有效民主训练,因此人们只需静待他们达到西方民主政治的成熟状态。另外一个也许是最 危险的错觉是,希特勒之流靠欺诈控制了国家机器,他们和他们的追随者纯粹靠武力统治;全部人民不过是叛徒和恐怖的随意拿捏的目标。

这些看法的错误随岁月的流逝暴露无遗。我们被迫认识到数百万德国人那么如饥似渴地献出他们的自由,其热情不亚于当年为自由而斗争的他们的先辈们;他们非但不向往自由,反而想方设法竭力逃避它;另有数百万人则漠然置之,他们认为不值得为捍卫自由而牺牲。我们还认识到民主危机不仅仅是意大利或德国的特例,而是困扰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普遍问题。

人类自由的敌人打什么旗号并没多大关系:反法西斯或直言不讳的法西斯旗号同样会威胁自由。

除引发法西斯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问题外,还有一个人的问题急需了解。本书的目的即在于分析现代人性格结构中的那些动态因素,它使得现代人在法西斯国家里想放弃自由,并在数百万我们自己的人民中广为流传。

在讨论自由问题的人的因素,即渴望臣服以及贪求权力时,引人注目的问题便是:作为人类经验的自由是什么?渴望自由是人性中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吗?它是一种无文化差别的共同经验,还是因个人主义在某一特殊社会实现的程度不同而相异?自由仅仅指没有外在压力,还是存在着某种东西——如果是,是什么?社会中促使人为自由奋斗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负担,使人无法承受,进而竭力逃避它?为什么自由是许多人的夙愿,又是其他人的威胁?

在天生的渴望自由之外,是否也可能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否则,我们又如何解释时下那么多人臣服于一个领袖,对他趋之若鹜呢?臣服是否总指对公然的权威,是否也有对内在权威,诸如责任和良心,对内在的强制,对烦人的舆论之类权威的臣服呢?臣服中是否隐含着满足?其本质又如何?

使人贪得无厌地追求权力的原动力是什么?是他们旺盛的精力,还是人性的根本弱点及无能,使之无法自觉热切地体验生活?促成这些原动力的心理条件有哪些?这些心理条件又建立在何种社会条件之上呢?

法西斯上台时,多数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始料未及。他们无法相信人怎么会如此嗜好邪恶,会如此贪求权力,如此置弱者的权利于不顾,如此渴望臣服。只有少数人意识到这是火山爆发的前兆。尼采打乱了19 世纪乐观主义的自鸣得意;马克思则殊途同归。稍后,弗洛伊德又发出了另外一个警告。可以肯定,他和他的绝大多数门徒对社会上发生的一切认识非常天真,他用心理学解释社会问题,多是误导性的;不过,凭借他对个人情绪及心理障碍现象的浓厚兴趣和刻苦研究,我们得以到达火山顶部,俯瞰沸腾的火山口。

弗洛伊德引导人们注意观察分析决定人的某些行为的非理性和潜意识因素,这是他的任何一位前辈都无法企及的。在现代心理学上,他和他的门徒,不仅揭示了现代理性主义所忽略的人性中非理性及潜意识的部分,而且表明这些非理性现象有一定规律,因此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他教会我们理解梦呓、身体症状及人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他发现这些非理性因素及个人的整个性格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做出的反应,尤其是早期童年时代发生的那些事。

但是,弗洛伊德受他的文化精神影响太深,以至于他无法超出它所设置的某些局限。恰恰是这些局限成了了解病人的障碍;它们妨碍了他理解常态个人及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非理性现象。由于本书重在分析整个社会进程中精神因素的作用,又由于这些分析基于弗洛伊德的某些基础性发现——尤其是有关人性格中的潜意识力量的活动及其对外在影响的依赖性,我认为读者从一开始便了解我们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这种方法与经典弗洛伊德概念间的区别,是大有裨益的。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自由———个D理学问题? 

第二章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第三章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第四章现代自由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逃避机制 

第六章纳粹主义心理学 

第七章自由与民主 

附录性格与社会进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