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文学想法散文

做人当有骨气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380人  索菲亚兮兮

   

    那天我看到电视连续剧《老中医》第39集呈现这样的画面时,我被强烈地震撼了。

      日本人闯进寺院,欲抢夺秘方,面对一群毫无人性的杀人狂魔的淫威,十几个道姑面不改色,镇静的坚守自己的信念:誓死保卫祖传秘方,也不让它落入日本人手里。

做人当有骨气

    她们一个一个地,安静地在枪声中倒下了,之前脸上没有一丝恐惧。她们执着,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值得敬佩。这又是何等的民族气节和骨气?

    就像剧中主人公翁泉海面对日本军官莆田的威胁利诱,也不顾生命安危,他说:"连女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有何畏惧"。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做人当学他们。这让我想起鲁迅所说:"宁可站着生,绝不跪着死"。

    说起鲁迅,除了大家熟识他文笔的犀利,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有他的铮铮铁骨。

做人当有骨气

    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家庭里,家境殷实。13岁时祖父因科举案被捕入狱,父亲又病重,家境每况愈下,年幼的鲁迅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当时看遍了所有的名医,开具不同的药方,病情都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最终也未能换回父亲的生命。

      从此,鲁迅下定决心学医,拯救和父亲同样病痛的患者。

做人当有骨气

    在中国文坛上,他影响巨大,一笔伐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引领人们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下定决心学医后,他不再相信中医了,于是奔赴日本仙台医学院去学习西医。在那里,日本同学总是欺负并嘲笑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在看到一群人围着看枪杀中国人画面时,无数中国学生的麻木不仁,更加激发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想法。

    再精湛的医术也只能拯救病人的身体,而真正要改变中国人的思想,必须改变他们的精神,也只有文字才能够有此力量。

做人当有骨气

  鲁迅很瘦弱,虽不高大强壮。但他对自己的同胞非常关心友好。他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在当时深深地鼓舞着年青人为自己的国家奋斗的民族,解放而努力,誓死决不向敌人低头。

      他的一些文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的生活状态,至今阅读起来都能够被深深地震撼着。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一个民族要想兴盛发达,就需要多一些像鲁迅这样拥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民族气节的真正勇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