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颖教育:思维导图培训班】陈佳惠 第四幅 《历史考点:经济危机

【姓名】陈佳惠
【导师】曹斌老师
【导图解说】
大家好,该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历史考点:经济危机》,是根据1929年的经济危机所进行绘制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是一个简笔画的“红色”钱布袋,比喻当时历史背景下经济的脆弱。
该经历危机的思维导图分为三大主干,分别为:1.背景;2.爆发;3.解决。
主干 1、危机背景主要从一战结束后的情况以及爆发前因去分析;
主干 2、危机爆发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①爆发导火索;②爆发标志;③爆发表现;④爆发特点;⑤爆发影响;
主干 3、解决危机,则是罗斯福新政,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①背景;②阶段;③内容;④评价。
接下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主干 1、危机背景
支干①一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资本主义世界也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支干②爆发前因:经济危机在真正爆发前,社会已经出现一些隐患,而这些就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因,即:①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②信贷消费过度膨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生产与销售的矛盾;③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④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政策原因: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
主干 2、危机爆发
支干①爆发导火索: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大暴跌,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支干②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8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是经济危机爆发标志。
支干③爆发表现:经济危机在爆发之后,社会出现了很剧烈的变化,主要有: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经济损失严重;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关税战、贸易战加剧;世界货币秩序遭到破坏,金本位制崩溃;
支干④爆发特点: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特点主要是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破坏性特别大,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成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支干⑤爆发影响: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影响巨大,经济上的调整恶化国际关系,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等。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同时也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主干 3、解决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最后是在罗斯福新政的条件下解决的,这部分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四个支干,分别是:①解决背景;②解决阶段;③解决内容;④解决评价;
支干①解决背景: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更加严重;另外罗斯福当选总统,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获得支持。
支干②解决阶段:这场危机的解决分成了2个阶段,1933-1935年为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恢复经济;1935年以后为第二个阶段,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全过程。
支干③解决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2.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法规,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以控制市场价格;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支干④评价:分为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好的是:一方面罗斯福新政改善了当时的经济情况:使美国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好的是:罗斯福新政也存在着不足,即:新政只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我的思维导图解说完毕,谢谢大家!
(我正在完成【博颖教育思维导图培训班】作业,我承诺2个月内完成10幅作品!2017年12月28号之前上交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