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儿防老”到“百花齐放”|中国养老产业的那些年
老有所养,既是人生处于黄昏阶段时的愿望,也是美好生活的体现。
对于我国而言,养老这一业态呈现出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早期的家庭式居家养老占据绝对主流,到包含养老院在内等产业出现萌芽,再到“养老院”“候鸟式养老”“养老地产”及“社区养老”等新业态百花齐放,最后成为未来发展的新风口,我国老人的养老也变得日渐丰富。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亦逐步向养老方面进行倾斜,仅5年间,近30条关于养老的政策频频出台,而在今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相关部门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
70至80年代
“儿孙满堂”的居家养老
从我国传统观念来说,“儿孙满堂”既是一种对老人的祝福,更是养老的一大保障。据南都记者了解,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不论是城市或农村,家中两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可谓比比皆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人希望年老的时候有人照顾。
80年代左右,家住广州海珠区的陈阿姨的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原因先后分别患有中风(脑卒中)和老年痴呆,不过由于他们膝下的儿女多,照顾老人家基本不成问题。
那时,陈阿姨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按照周一到周五“排班”,一收工就去接班照顾老人。而且由于当年父母对老人照顾的“耳濡目染”,因此父母年老之后,陈阿姨与她的两个弟弟也是对父母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
儿孙满堂,老有所养,这是像陈阿姨等大部分家庭的老人所享受到的“福利”,不过即便膝下儿女多,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老有所养”。
家住广州越秀老城区的方女士的外婆是1986年左右去世的,老人生前基本是方女士的母亲在照顾。那时,方女士的父母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多个老人负担也是很大的。于是,外婆去方女士的舅舅家住,但没超过两周就回来了。
方女士觉得,儿孙满堂式的居家养老,对家庭不一定好。为了照顾中风的父亲,她和弟弟“轮番上阵”,尤其是弟弟,为了照顾父亲连工作都辞掉了,结果由于常年与社会脱节,以及照顾老人太繁琐,竟然得了抑郁症。
据了解,“儿孙满堂”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体现,而从当时实际人均收入考虑,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78年至1990年的人均GDP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人均GDP分别为381元至1644元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至1510元左右。
除了传统观念以及人均收入等原因,导致了老人家是以居家形式进行养老外,也与当时专业养老机构缺乏息息相关。虽然我国早在南北朝时代就有养老院的雏形“孤独园”,且在随后得到不断发展,但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左右,当时的全国养老院、光荣院、干休所及敬老院养老机构数字停留在15万多所左右,主要收养五保对象,但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却属“凤毛麟角”。
而且,部分市民表示,对于当时有儿有女的老人家来说,把他们送到养老院甚至会被视为“不孝”。
90年代至21世纪初
养老产业开始布局
据了解,虽然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间,“养老”仍然更多地处于居家等范畴,但是在这期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在政策端方面,国家也开始对老年人保障出台了相关政策。
1991年6月,在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宣布实行养老保障的社会统筹。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拉开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政策改革的开端,力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规定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1996年,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相关政策的接连出台,意味着老人在养老层面,尤其是收入层面得到了相关保障,而这对于常年居家赡养老人的子女而言其负担也被相对减轻。
据了解,虽然这一时期居家养老还是占据社会主流,但在此之上,老人家各种围绕养生养老的消费亦由此开始兴起。
90年代开始风行的保健品(当时分为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的这一门生意,是养生养老绕不开的其中一个业态。资料显示,我国首个有据可考的保健品为1985年上市“杨振华851”口服液(大豆发酵),在高利润、低政策壁垒以及老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大环境下,“养生”“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市场得到蓬勃发展。据了解,诸如三株口服液、太太口服液、脑白金等国产保健品从那时候开始崭露头角,随后在90年代末,安利纽崔莱等保健食品也趁机进入中国市场,保健食品以老人养生为切入点从无到有,最高峰时期甚至厂商达到3000多家左右。
当然,保健品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诸如夸大宣传、以次充好,诸如劝说、诱导甚至传销式等诈骗式营销(至今仍存在),2000年,国家相关部门以取消保健药品为契机,整顿保健食品行业,这让这个行业发展蒙上阴影。
与此同时,虽然居家养老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但受港澳台等地成规模化养老院等因素影响,这时期社会资本开始在大城市养老院领域出现,诸如广州、成都、上海及北京等地就已经出现民办背景养老院。
据了解,1999年,我们国家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老龄人口超过10%,养老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我国的养老产业开始布局。
21世纪至今
养老心态开始“转变”,各种业态“百花齐放”
今年12月初,家乡在山东威海的陈大爷终于在海南三亚找到了一个短租房———他打算和老伴在三亚住到明年4月,这已经是陈大爷第7次在三亚过冬。陈大爷表示,2010年过来的时候房子其实不好找,因为那时没多少老人来,没人做短租,而现在房子一样不好找,因为过来短租的老人实在太多了。
而刚才提到的家住广州越秀的方女士,在越秀区一家养老院为母亲找到了床位。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关注养老床位的相关事宜,打算自己年纪大了入住养老院,不想给孩子增加压力。只是,现在不像以前,要找一个养老床位真的很不轻松。
陈大爷和方女士的遭遇,是现在养老业被国家层面重视且广泛接受的一个缩影。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此之后至2017年底,国家出台与养老相关的政策共计26条,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条。
根据国家统计数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我国65岁老年人数目从8821万人增加至1.58亿人,17年来数目几乎翻倍,但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以及老年人观念转变,养老这一领域在现代又发生新的变化。
在此期间,过去“数目寥寥”的养老机构瞬间爆发。综合国家统计局及民政部等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养老机构数目为36577所,到2012年增长至约合40多万所,而在2017年,全国养老机构总数激增至150多万所,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0多万张,按照2017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计算,平均每22个老人有1张养老床位。养老机构的属性分类中,“公办民营”与“民办公助”系目前养老院最主要的两种运营模式,但是不论是价格便宜的公办养老院,还是价格昂贵的民营养老院,对于有需求的市民而言几乎是“一床难求”。
除了养老院外,部分新型的养老业态亦应运而生,诸如陈大爷所采用的养老方式,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候鸟式养老”,即每年在身体条件支持的基础上,于特定时间去到部分宜居地区进行短期居住,据《中国中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报告2016》显示,收入在3000元至7000元的老年人倾向于“候鸟式养老”。但业内人士认为,从发展趋势而言,这种养老形式仍处于“萌芽”阶段,目前仅局限于三亚、昆明、成都等城市,暂未形式产业化。
当然,庞大的老龄化人口还推动了房地产产业,养老地产在近5年来随之兴起,其中诸如泰康、华润等地产、保险巨头涉足其中,根据《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地产市场空间将达到70多万亿元,2030年将进一步扩张,达到22.3万亿元。
随着养老业态的增加和发展,政策层面上,相关部门亦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
2017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着力于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利用政府和市场作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持体系及繁荣老年消费市场等方面,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新时期
养老产业保障逐步完善,将成“新风口”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40年间养老这一业态出现天翻地覆变化,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等趋势下,“养老”已成了居民生活的刚需,如何保障老年居民的养老需求从而实现美好生活,是当代社会的共同诉求。
据了解,今年11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适应庞大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促进养老服务增加供给、改善质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国务院方面还表示,一要鼓励地方多渠道解决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简化和放宽准入,支持各类所有制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二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三要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四要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亦迫在眉睫。在政策、资本、市场、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持续推动下,目前养老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不清、专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不足、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等诸多挑战。
不过业界认为,未来10年时间内仍是养老业发展的一大风口,原因在于新的老年群体(如40后、50后)支付理念与消费观念已经得到较大改观,并乐于以消费来换取服务;与此同时,包括医养结合等措施推进和完善,养老产业将加速发展,“未来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