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失败者之歌——记《无名的裘德》
2015 / 5 / 8
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幻灭。也是一曲失败者之歌。在理想主义者看来也许会怜悯裘德的悲剧,但在现实主义者看来,裘德大概就是个大傻瓜。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有一颗与自己地位不相称的心。裘德他年轻、热情、拥有坚定的道德感以及对宗教的纯洁的信念,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光辉的理想,可是偏偏是个穷人。贫穷让他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处处受阻。他梦想着在学院里学习知识,沐浴在智慧的光辉下,最终希望自己能够跻身学者之中。多么纯洁的愿望!充满了一个年轻人对智慧的崇敬与渴望。但是学院是何等高贵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和僧侣才能拥有进修的资格,再来就是能够出得起金钱的商人。裘德什么都没有,头衔地位金钱统统与他无缘,他唯一能拥有的就是知识。他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他认为学院是知识的圣地,拥有知识的人是不会排斥另一个拥有知识的人的。这样的愿望恰恰就是只有贫穷而又具有憧憬的人才能拥有的愿望。由于身处低下卑劣的环境,才会对高处产生敬慕之情,遥望过去只会看到高塔隐隐绰绰的丰美身姿,无法看到全貌会让人充满遐想。希望——会紧紧攫取人们的心,会让充满了浪漫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忽略现实的黑暗,会让他们心怀勇气踏上注定要毁灭的道路。裘德道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与他想象的相反,学院是一个生硬、充斥着金钱声音的地方,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踏进那个圣地一步,终其一生都不知道里面是否拥有智慧,但是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过这个梦。
知识、智慧,裘德其实早已经拥有了,他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拥有渊博的学识,他对圣经倒背如流,对拉丁文希腊文了如指掌,他能够尊重淑的前卫想法甚至能够理解,他也对阿拉贝娜怀有宽大之心。他缺乏的其实是一个证明,他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的才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机会让世人了解自己的光芒。为此,他对学院念念不忘,正统的权威始终主导着他的思想深处,几乎是出于惯性的,他想要顺从这种传统观念。没有进入学院,他就不能获得智慧,他就一文不名的想法几乎是根深蒂固地萦绕在他的心里。
这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选择与大多数人相悖的道路的故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梦被周围现实的人扼杀致死的故事。而那些现实的人并没有错,他们祖祖辈辈都依循着法规生活,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生子,妻子忍受丈夫的暴力,顺从丈夫的决定,生来是农民那么儿子就还是农民,生来是工匠那么他的子嗣代代为工匠,只有遵循了这样的法规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个体面的人,而他们为了体面二字,是甘冒任何风险的。裘德的悲剧就在于他思想的超前,他和淑的思想比同时代的人要超前五十年。无法理解就无法被尊重,无法被尊重就无法存活下去。说到底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当大众都是愚昧无知之人的时候,仅仅一个清醒人又能做怎样的抵抗呢?书里大部分都在探讨婚姻与爱情,为了爱情,裘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最终的结果确是淑为了自我惩罚离他而去。他为了自己的爱人而娶了自己的前妻。裘德确实能够为了爱情牺牲一切,但是这种爱情太软弱了。他缺乏保护自己爱人的意志,也缺乏安抚自己爱人的手段,他只会顺从。一味的顺从并不是获得爱情的良方,当双方不够平等的时候,爱情从何而来呢?
裘德的悲剧大概是他软弱的性格造成的吧。面对众人的指责,他无力辩解,面对淑的任性,他一味地顺从。屈服的结果就是被践踏。他身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坚定强大的内心;身为一个善良道德的人,却不能为之奋斗;身为一个拥有真挚情感的人,却无法坚定地去俘获爱情,这一切都让世人拥有了更多的借口践踏他,践踏他的家人,最终让他一无所有郁郁而终。他失去了一切才迎来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