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读书&卡片记忆

思维模型(一)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毛毛屿

一,双系统理论

双系统理论就是系统一和系统二

那什么是系统一和系统二

简单理解,系统一是感性思考,快思考,是平时经验积累的结果是无意识的,简单说就是不过脑子的答案,比如中午到点吃饭,计划6点起床,结果按掉了闹钟,这个就是系统一

系统二是理性思考,慢思考,比如心智程序,思维模型,底层逻辑,理性分析,,但是系统二(慢思考)是懒惰的

举个例子,1+1=2 这个就是快思考,不需要费劲,一个司机开车5年已经到了自动驾驶,就是无意识的判断,不需要思考更多

同时1w小时定律,也不能说是完全,因为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个公司工作5年,或者开车5年10年到了某个自动化的点之后,后期就是无限的重复

二,掘地蜂效应

人类本质是复读机,掘地蜂的故事,掘地蜂把蟋蟀带回洞穴时会先看一圈,于是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他从洞里出来的时候,把猎物拖出来,反复几十次,掘地蜂就是不把猎物直接拖进洞里

掘地蜂效应,在人类身上,表现为,面对困境时候重复错误尝试,存在于我们系统一的自动化思考和反复

原则里面有句话这么说,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所以怎么应对掘地蜂效应,当我们做了一件特别蠢的事情,就要真实的去面对,不要逃避,避免下次再犯,发生重复的掘地蜂效应,启动系统二,理性思考,用更多的思维模型来抵抗我们的错误的重复

三,怎么培养多元视角

首先有对立面,反向思维,思维证伪,

如果只从一个视角看问题,就容易看到的世界过于局限,陷入井底之蛙的境地,也会形成路径依赖,所以需要多元视角,以及将它看成什么角度

比如给狗子拍照,可能从左边拍,右边拍,跑着拍,航拍,都会有不同的视角,突然有天发现,狗子的爪子旁边有一撮新生的毛,多面视角

延伸我们常说的几种,二元对立,我们想一个问题给一个答案,然后在去反驳自己

上帝视角,我们经常说,就是把自己抽离出来看整体,看看这个事情

比如有个视频有很多摆钟,把一个摆钟拨乱,如果你只看这个一个,就会发现她是乱的,但是你从全局看,她是渐渐的同频共振的

我们常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时间线外的视角

当你把这个时间线当成你的一生,发现很多事情,情绪,都慢慢变淡,变成了一个小插曲

最近看完了《我在未来等你》,讲的就是36岁的回归对现状不满意,然后回到了17岁的他,他看着17岁的自己成长,后来发现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保持他自我本身纯粹 善良 热情就很好

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眼前的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段经历。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想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不但不会痛苦,反倒觉得珍贵

长大了一切都会好

四,幸存者偏差

可以说的是在做统计分析时,我们只专注那些成功的例子,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

安慰剂效应比如很多卖养生药的,有个人吃了就好了,她就会非常坚定,发自内心的说这个药有效果,事实上她不吃也会好,但是这个就是幸存者偏差,以偏概全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避免幸存者偏差的误区,就需要多种样本,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环境,人物,不能以偏概全,多元视角思考

五,禀赋效应,你可能高估了自己所拥有的

就是指一个人一旦拥有某种事物,那么他对这个事物的价值评价,要比没有拥有的时候大大提高

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塞勒教授1980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与得到某物品所愿意支付的金钱相比,个体出让该物品所要求得到的金钱通常更多。

比如,给你一个巧克力和一个茶杯,让你选,排除偏好,可能没感觉,但是如果你自己手里有个茶杯,让你去换一个巧克力,可能就不愿意了,会觉得子的好

这里衍生了一个----损失规避的心理机制

就是说我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和失去的痛苦,远远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比如有个传染病600人,给你一个选项,3分之1的人获救,还是3分之2的人离开, 第2个选项有200人可以获救,大多数都会选择第一个

在举个例子,如果你投资一个账号赚了1w,一个账号亏了1w,其实这时候虽然不亏不赚,但是依然不会开心

六,峰终定律,就是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左右了你对事物的评价。

比如男女朋友以吵架的形式分手的,那么当你整个恋爱的过程在你的记忆里都是不开心的;

但是,如果你学生时代喜欢一个女神或者男生,即使永远无法在一起,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七,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疫情发生,河南闭关,大家都很支持和开心,新加坡也同样的操作,但是比大家吐槽,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的,大家的认知不同

王东岳说,认知的目的是为了求存,而非求真

我们的认知还是知识还是思维模型,都是有边界的,而根据禀赋效应,我们发现,对自己拥有的东西都会过高评估,那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认知边界

怎么突破

1,学习思维模型,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树,不断的突破认知障碍

2,不断学习,多种学科,多范围

3,多元视角思考,学会证伪,上帝视角,多元视角

4,高峰理论,找到身边最高峰,在看到更高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