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皮”的皮亚杰教我们如何育儿
说皮亚杰很“皮”,是因为皮亚杰的理论在各种考试中都是重点。在发展心理学中,他的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他的理论中可以学到科学育儿的方法。
一、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多动手,从零岁到老年人都是这样,除了能获取知识,更能体现人的价值感,尤其是现在又开始强调劳动教育,美育,这些都是和动手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的孩子不仅要会考试,更要会劳动,懂审美,心灵手巧。
二、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无论是数量上的同化,还是顺应的质的改变,却需要有足够多的刺激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生活中应该多增加实践的机会,实践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也没有什么捷径。
三、心理发展阶段说对于教育者的要求
1.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 婴儿依靠感官和动作来学习和理解环境。这个时期孩子知识的获得,来自于吮吸、抓、抚摸和咬等。这个时候不要总是嫌孩子吃手,他是在用自己的嘴来认识这个世界,这点和弗洛伊德的口唇期相似,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嘴巴来获得快感。而嘴巴是他最能控制自如的,一旦他会走会跑,家长一定不要管住他的腿,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让它“野蛮成长”,千万不要以安全为借口,阻挡他探索的脚步。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能使用符号来理解世界。符号是代表其他事物的一个词或者形象。只要孩子自己喜欢一个臆造出来的幻想世界,可以跟现实世界大不相同。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玩假扮游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直到这个阶段的后期才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
这个阶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特别丰富,父母要抓住这个机会,多读书,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比如让他们编故事,复述故事,促使他把感知到的图式内化为表象,学会用语言或符号来表达他经历的事情,促进他的思维的发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大约六七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进行系统的推理,用逻辑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放弃自我中心,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孩子到了这个阶段,能够进行运算思维的标志就是能够按照长、宽、高或者速度等维度排列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获得大量的心理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所以教师在给小学生呈现知识的时候,要多加入一些图片,视频,音乐等具体形象的元素,帮助学生理解。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后) 在大约11~12岁时,儿童达到思维的最高阶段,儿童在这时期能够进行包括抽象和逻辑推理的内在智力活动,他们不必经过实际操作就能想出大量的解决方案,他们有能力在完全假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思考越来越建立在想法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基础上,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这方面每个个体也有很大的不同。
四、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7、8岁)和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7、8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做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考虑行为者的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的价值观支配。
十岁之前,儿童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好坏,所以父母和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做好孩子的道德榜样,而不能嘴上说着遵守交通规则,却干着闯红灯赶时间的事情。所以十岁是个很好的年龄段,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有效期”,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一旦进入青春期,同伴的作用就会更加重要,父母的作用也许就退而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