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国学之花想法

近日读书思悟之二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4人  莊十墉

一,怎么讲道德仁义?

我们经常说,要讲道德仁义,可是怎么才能实现道德仁义呢?

中国历来有以人为贵,身教重于言传,上行下效之说。讲道德仁义,关键要强调人,便要分清什么是有道德仁义的人。

道德仁义经常被连在了一起说,古人是分开说的,得道之人,有德之才,仁义志士是不同等级的人才概念。

《反经》里说,得道的人是要位列三公,他通晓和顺应社会,自然的规律,言论可以调和阴阳,能够准确预测四时,知道风调雨顺的规律。所以,得道之人主要职责就是研究自然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

有德的人呢,能够不违背四季农时的节令,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疏通不通畅的环节,将废弃的东西变成财富,这样的人可以做九卿了,类似现在的部长,主要的职责是负责道德文明的建设。

仁人可以做大夫,他通达人情世故,作风正派,了解税收的关卡,能够充实国库,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这样的人做个省长,市长没问题。

忠心正直,敢于直谏,没有奸诈之心,大公无私,讲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样的人是为列士,他的主要职责是常行仁义,做个社会有名望的人。

分清了具有道德仁义的人,不同的才能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有了领头羊的垂范作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公司,不就自然的讲起道德仁义了吗!这就叫做教化与自然吧。

近日读书思悟之二

二,非贤者不能用贤

非贤者不能用贤,为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气息的人才能相互通气,同样有志气的人才能互相砥砺。

同理,所谓的沆瀣一气,自然就是臭鸡蛋招苍蝇,流氓遇婊子,太监对食宫女。

所以,从正反两面来说,领导者用的第一个人就是第一张诺米骨牌,这张打不好,后边立起来就很难。不得不慎重啊!

从这个道理出发,观察一个领导者值不值得追随,看看他身边亲近之人的德行就知道了。

近日读书思悟之二

三,知人必知心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道儒都强调修身在于修心,修心最大莫过于诚己,忠于本心,回到赤子的状态,方能保全,持久。

然而,俗世的复杂在于,在小利面前,人的欲望总是跃然而出的,满足欲望便要追逐到利益,而本心诚己似乎并不利于快速攫取,所以,伪装就是最好的外衣。

当巧饰伪装大行其道的时候,内心掩藏与九渊之下,知人是多么的难哦!难怪姜太公说:

有看着庄重而实际不正派的人,有看着敦厚却暗中做盗贼的,有外变对人恭敬而心怀敌意的,有貌似专心致志而心猿意马的,有表面风风火火却一事无成的~

近日读书思悟之二 近日读书思悟之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