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前方陆子的国学课堂阿孟旗下会员文章专栏

阿孟日记028|懂得给予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耘梦儿

单位里的何师傅人缘极好,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愿意跟他在一起。
我起初认为他脾气好,后来我才发现,他是懂得给予。

一提起给予,人们就会想到佛门中人,喜欢给人提供帮助,喜欢给别人捐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给予,我们主动付出自己的时间、感情、精力、财富、物品帮助他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行为,只有我们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会成为日常的习惯。

比如说,赞美别人,是一种感情给予,资助别人,是一种物品给予,经常鼓励别人、帮助别人、关心别人,都是一种给予,说到底,给予就是一种纯粹的利他主义,心里面只装着他人,忘掉了自己,这种人,他的人缘肯定错不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陌生到相识,再从相识到熟稔,从熟稔到亲近,是一个距离由远变近的过程,给予便在这距离变小过程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不懂其中的缘故,不懂得赞美别人、关心别人的好处,只有深谙人情世故之后,我们才会懂的学会给予,便可以很容易能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短,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变的无比融洽。

都知道,赞美的话是在这世间最廉价的礼物,可是有很多人,却不愿意使用。是人们吝啬吗?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一颗利他的心,我们更多的时候还是由着自己的喜好在说话、做事,没有把让别人高兴当成自己第一任务,如果时刻都能意识到我们有义务让他人心情愉悦,就不会再吝啬自己的语言和感情。

举个例子,我们都曾经教育过孩子,人们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大部分人在教育孩子上还是以训斥、体罚为主。
一提起教育孩子,做父母的都各执一词,什么“不听话就得打”,“棍棒才能出孝子”,“不打不长记性”。都忘记了夸奖的力量,根本就没有深刻的研究赞美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因为训孩子是大人的本能,而夸奖却上升到了给予的层面,刚才说了,给予是在我们有了一定认知之后才会有的习惯。

只有在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戒除心里边的烦躁,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才会认识到给予的作用。在一阵打骂之后,我们的脾气得到了释放,我们自认为孩子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其实孩子只是由原来的错误变成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长期积攒下来就会变成一个调皮不听话的孩子。

相反,如果我们使用赞美、鼓励、关心的态度去教育他时,就会起到另外一个效果,这需要我们动脑筋,想要帮助一个人,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站在对方的视角去考虑分析问题,他为什么这样?我如何帮助他改变目前的现状?如何帮助他建立信心,如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帮助他改掉这个错误,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去试探,去摸索。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收起自己的脾气,拿出自己的耐心。

当我们使用了给予之后,我们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收获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愿意和我们相处的朋友圈。

一人给予,大家受益,当你主动给予之后,大家都互相赞美,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会让我们的人生进入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的欢快舒畅。

给予是一种付出,人生本就是付出才有收获,让我们坚持不断的付出、给予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