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告诉孩子社会存在阶层
70、80年代的我们,心里深藏着几个敏感的词汇:中产、财务自由、学区房、车子、票子和孩子。
这些具有时代特性和奋斗意义的词汇,相对于九零后是不是还有意义?
我现在的工作团队都是九零后,他们大多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来自名校、留学海归、出身中产家庭。我观察这些孩子在团队工作中表现,一些群体现象以及心理特征后,我敢肯定一点,他们已经不再追求70、80后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了。他们有些佛系、他们知足长乐,他们对于房子车子以及财务自由的追求缺失强烈的欲望。他们追求生活享受、他们乐于精神快感即时生效,过完快乐的今天,活在当下才是漂亮的人生。
他们没有像我们这代人一样给自己设定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为其奋斗,负重前行。
我该不该告诉孩子社会存在阶层当时间跨越到2035年,我们读小学初中的孩子们长大了。他们面临的那个社会有没有可能雷同70、80这一代的成长背景?
显然不可能!物质基础提升、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下降、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社会效率飞速提升、人的8层次需求开始极大满足。
我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社会,正处成家立业的年龄,那个时候的他们需要什么?这才是家庭教育培养的终极方向。
他们需要三套房产?需要一辆豪车?需要一个父辈打拼的事业基础?还是需要一个富足的心灵?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
我该不该告诉孩子社会存在阶层有一点推测可以明确,我们现在给孩子们的输入和引导,很大程度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影响他们的人生幸福感、生命体验满意度、婚姻择偶标准以及对抚育孩子的直观愿景。
我们正是他们嘴里的“老一代”的人,我们顺从了当下这个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静下心想想,我们是否能给孩子留下些精神财富?美好的名词千篇一律,贯耳的标题大同小异。追求、奋斗、梦想实现、勇敢、乐观、积极、无畏......这些好的品质又如何得以传承?
我该不该告诉孩子社会存在阶层口口相传只是背书,心领神会才是感悟人生。我们希望孩子的未来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设定教育培养目标的出发点。这就是我们要做怎样的父母的依据。
我们要做先锋实践派,因为娃的成长根本容不得你去和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