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应用

山乾斋:国学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4人  山乾斋
山乾斋:国学

最近我的地址都是显示大学或者研究院,主要是国学类的项目在开展,一直都在这些大学院校进行。

有一些朋友问我,国学学了,有啥用?儒释道真的有这么厉害的作用?甚至还有人说了一个真实的事件,中山大学的国学总裁班,有两个老总,学完了,反而失去了奋进的野心,看淡了一些,学废了!

这些问题,大家都很关注,都是我们畅聊时,出现频率最高的。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传统国学,重点还是在传统上,何为传统?传,自然是传承,代代传接。统,也就是一统。这两个字就说明了我们的国学是时间和历史的积累,不单单是积累,而且是经过千锤百炼,提炼在提炼的化而为一的客观规律。

这些规律,是给我们一个正确指引的方向。少走一些弯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兴衰过程,皆逃不了这一定数。这个过程就是规律,是无数古圣先贤的总结的经验。

国学是可以让我们明理的。那么是不是学了国学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没有失败呢?

答案肯定不是的。为何?

在《易经》无妄卦中六二爻辞是这么说的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这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耕种不问收获,开垦不问良田。事情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这么做一定是正确,但并不能代表就一定成功。种地才能有收获的机会,能不能有收获,还要看天给不给你这个天机。

奥运会的选手,个个都是高手,但冠军只有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你行不行,还有天给不给你机会,这就是定数。人有命运,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定数和命运。

《庄子·天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也在说明规律的问题。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国学给你的,是一个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规律。但不代表你就一定可以成功。这是两个概念。

学了国学,有入世的,也有出世的。这与国学本身无关,而是自己的定数如此!

山乾斋:国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