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你是谁心中的那朵
午后,约母亲去江心屿玩,母亲回忆着六年前她曾带外婆去过,那次是小舅舅负责接送的。母亲说,若那次没去,估计后来再没机会了。然后母亲很愉快地答应了,还叫上了隔壁邻居菊丹阿姨。
一路上,阿姨讲述着我爸和我妈的一些生活趣事,讲述着她自己孩子的事,她有一个孩子彩莲是我同学,嫁到宁波,彩莲的小儿子很皮,常与彩莲打架,有次厉害到只能打110让警察来帮忙,我们听着都很惊讶。我自己原也特别喜欢男孩子,所以老拉着侄子外甥叫我一声妈妈,我就很满足,可是他们都不喜欢做我的儿子。我也就只能在梦里抱抱心里想要的那个儿子……母亲很少说话,就偶尔附和两句,不过说起儿子时,母亲也很骄傲,因为弟弟原来是条虫,现在是条龙了。弟弟要是有时间,也总带母亲四处走走。
说着说着,就到江心屿了,我在温州十二年,也只来过江心屿一次,连渡口的位置都找错了,找到了安澜亭渡口,从安澜亭到江心屿,一路沿江步行,我拍下了母亲与邻居同行的视频,我说等你们俩一百岁时,我再带你们到这江边走走,阿姨和母亲都笑着说,100岁就走不动了。我说走不动了就拿出这段视频回忆回忆,回忆当初是我带错了路,所以你们可以边走边赏江景,阿姨说那李米你一定要保存好这个视频,我说收藏在微信里,即使换了手机,就永远都在。
买了票,上了船,到二楼找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一起看向江心屿上的那个顶上长树的塔。阿姨很奇怪,树怎么可以长到塔顶上去,我倒没觉得什么,因很多小树能在悬崖绝壁上逢生。
上了江心屿,我们就一直在找江心寺,后绕了一圈,才发现第一眼遇见的建筑就是江心寺,因它在维修建筑中,我们只看到黄色的屋顶。阿姨透过围栏看到屋内的佛像后,放下水瓶虔诚地拜了三拜,我也学着拜了三拜。心里想着江心屿法心寺的对联: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一路上,发现处处有几百年的大树守着这江心屿,也总是不断遇到美丽的诗词: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临清亭:
前联"放眼看东西南北,聘怀谈上下古今"后联"云连水色天亦静,风杂潮声凝雨来"
来雪亭:
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问舟亭:
江北江南楼台如画,潮胜潮落世界日新。
(孟浩然写下《宿永嘉江》一诗: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问舟亭"之名由此诗而来。)
谢公亭:
亭上二联:
一为杜甫诗句“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二为温州明弘治榜眼王瓒诗句:“两峰涧合原清老,孤屿诗多首谢公。”
怀青亭
"不与人间连世界,却从水上接楼台"
归鹤亭
"孤屿孤山亭两个,一归一放鹤千秋。"
独凉亭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江迥风来急,山低月落迟"
……
江心屿是诗之岛,但未曾想,在岛上遇见了梅花。
前些日子,有友邀请我去永嘉梅园赏梅,但得会现场作诗作画,我那三脚猫功夫不敢在众目睽睽下暴露,所以婉言谢绝了,倒是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写梅花的诗,而今日,恰巧遇见梅花,不免心生喜悦。
起初是闻到一股带着寒气的清香,我抬头一望,哦,是一大片梅园,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甩了母亲与阿姨,直奔过去。置身在梅园中,闭上眼睛,让梅的香气循着我的鼻腔直抵我的肺腑,与闻树的香味不一样,闻树的香,得使点劲,而闻梅花香,可完全放松状,它自己会慢慢地渗进你的皮肤,花气袭人,一点不假。阿姨与母亲也走近了,忍不住抬起头凑近一朵,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阿姨与母亲慢慢移动脚步,欣赏不同的梅花,我就站在一株梅花下,几乎没动。直到有位孩子也看上了这株梅花,想与之合照,我才转身到另一株白色的梅花下面。我再一次闭上眼睛,感受白梅花的香气缓缓地与红梅花的香气相遇缠绕,在我的身边,在我的体内……母亲拍下了我在梅园的照片,母亲说李米就是个花痴。其实,我也在想:梅花是使用了什么招数,让自己通身都香的?一定也经历过千难万劫,或是拒绝过所有可能降低香气的诱惑,才保住了它清香的初愿。你想,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何它能抢在春天之前绽放?为何唯独它能拔得花中君子的头筹?
恋恋不舍地离开那片梅花园之后,绕着江心屿继续走了一圈,遇见路边大树,湖上残荷,亭内鱼塘,山顶西塔,园内戏台,江边芦苇……都不及那片梅园,内心已被梅园全部占领了……
在江心屿游览了约两小时,我们打道回府了。或许,我就是母亲心里的那片梅园吧?你呢?你是谁心中的那片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