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1000字心理

我们现有认知,反而成了阻碍我们成长的最大绊脚石

2021-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畅谈一下

我们总是喜欢“简单”,希望遇到的问题是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简单的,能很简单的就获得结果,在思想和行为上也养成了追求简单的习惯。比如我们学会了一种方法或技能,我们就会不断的去使用它,甚至拿它去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其他工作或事情。

这就是查理芒格常说的一句话“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我们企图希望用一种办法,去解决所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相比于去学习新的技能,去新的岗位,我们更喜欢自己已经得心应手的工作,做着重复的事情,呆在舒适区。而尝试就意味着脱离舒适区,意味着要付出和学习新的东西,这是我们天生不喜做的事情。

但其实我们一味的追求简单是错的,我们追求能很简单的就获得结果没错,但我们必然要学会在起点的时候学会复杂,只有自己先习得了多种解决方案和系统,自然也就拥有了获得简单结果的能力,千万不要弄错了,不要偷懒,不要企图一个钥匙开一万把锁。

我们多数人的认知形成是这样的:从最初开始搭建自己的认知,到后来开始固化,最终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固有认知模式,然后就开始只接纳跟自己认知相符的信息和观点。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认知模板,遇到任何的人或事,我们都是在拿这套模板去套,符合的就接受、就喜欢,不符合的就排斥、就反对。

再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相当于在大脑的进口雕塑了一个带有形状的入口,只有符合这个形状的信息能够进入,其他的一概拒之大脑之外;

这样就会导致一个后果出现:这个人的感知系统只接收和既定认知相符的信息,进入他大脑的信息以及他所熟悉的人,基本都是经过筛选,符合其认知模式的。这就会出现信息单一,有失客观,听不到反对意见,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不想听到反对意见。结果可想而知,他会变成一个看起来“无用又危险的蠢人”,他的头脑早已不够开放了。

我们经常在网上或一些节目中会听见,批评一些在体制内呆了太久的老教授或老员工时会说到“循规蹈矩”“恪守陈规”“用老一套来衡量所有”“害怕创新”......

在企业中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以前很知名的企业,现在都听不到了,都倒闭了?就是因为他们一直被限制在了过去的商业模式和产品里了,被它们所缠绕,没有办法脱身出来。

想创新吧,又害怕失败,没成功前又不想投入太多;想砍掉过去的旧业务吧,又舍不得旧业务还能带来的收益;最终,在纠结中一点点沦陷,等到问题严重下定决心的时候,一切却都已晚了。所以说,过去那些成就你的,也可能是毁掉你的。只有只有突破认知,企业才能获得新生。

真正有效的认知一定是在接触、冲突、博弈中突破我们既有的认知模式,一次又一次以尽可能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去打破原有认知,不断的对我们的认知进行纠正和优化。

 

我们不能一味的只接收自己想听到和想看到的,不能总想着怎么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简单怎么来。我们要敢于接触,并保持大脑开放,去乐于接受那些差异化的认知和知识,避免自己的认知和信息过于单一。通过这样一种类似于“认知自虐”的方式,让自己的认知快速迭代。投身战场,才是练就杀气的最佳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