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简友广场

吃货无最之五  四时八节

2019-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萌萌叔

五、四时八节

春天的风能否吹来夏天的雨

秋天的月能否照亮冬天的雪

……

以上是“四时”。

所谓八节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有句话叫“逢年过节”,对于吃货来讲,这年,这节,岂可轻易放过?必吃!必吃好!有专家写了本《四时八节饮食保健》抽空可以翻翻,看看有什么遗漏的美食,立即补上,不能亏待了自己。

本篇,只聊立春这一节,其余自便。

苏轼,这位骨灰级的吃货,专门写了首《春菜》的诗,不仅有菜,还有饼。不必研究文字,好好研究厨艺,把一道“荠菜蒸白鱼”做好,把一张青蒿饼摊好。

春菜 苏轼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

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春分这一天,苏轼估计是心情不大好,酒也喝高了,想回家种菜了,没想把他的厨艺传授给我们。杨万里就显得坦荡一些:他提醒我们“要读此诗先捉舌”。啥意思?怕你把舌头吞下去了。

雪白芦菔非芦菔,吃来自是辣底玉。

花叶蔓菁非蔓菁,吃来自是甜底冰。

三馆宰夫傅食籍,野人蔬谱渠不识。

用醯不用酸,用盐不用咸。

盐醯之外别有味,姜牙枨子仍相参。

不甑亦不釜,非烝亦非煮。

坏尽蔬中腴,乃以烟火故。

霜根雪叶细缕来,瓷瓶夕幂朝即开。

贵人我知不官样,囱食我知无骨相。

秪合南溪嚼菜根,一尊径醉溪中云。

此诗莫读恐咽杀,要读此诗先捉舌。

杨先生确实讲得细,钻得深,从食材选择到佐料选择,从厨具的选择到方法的选择,都做了描绘。还提醒我们:大餐馆的厨师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只有野路子的厨师能做。

别以为他老人家吃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不过是新鲜的萝卜和大头菜。菜无特别,可能是烹煮独到吧。

杨先生,这是在号召吃货们吃“刁角”。

乱炖:

四时八节,各地以各种名目发明各种美食,以应天时,以顺民意,文人骚客推波助澜,以各种姿态诠释“民以食为天”的命题。

“刁角”的概念存在久远,吃货们当引以为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