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随笔-生活工作点滴工作生活

改变行为的方法(一):真相

2019-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侠客张

互联网经济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流量”,流量变现、流量池、私域流量。

那流量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上网的数据流?还是手机里的各类信息流?还是我们浏览各类应用产生的数据流?

流量,本质上就是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消费者的行为。互联网应用在做的就是在引导、甚至操控消费者的行为。

我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不受我们自己控制,不然就不会有人戒不掉烟、减不了肥、存不下钱了!

我们的行为受什么影响,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准备聊一聊改变行为的方法。

1.背景

开始之前,先说一下我要聊内容的主要来源和实践基础。

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以下书籍:

• 《上瘾》

• 《自控力》

• 《习惯的力量》

• 《行为设计学》

• 《这书能让你戒烟》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实践依据主要来源于我自己这几年的践行:

• 戒烟800多天

• 减重30斤

• 日更48天(正在进行)

给你们看一个我近一年的体重曲线。

2.上瘾

我们的行为有一些是有意识的,有一些是无意识的。

据统计,有79%的人在早上起床后的15分钟内会用智能手机。

而在一天中,我们平均要看150次手机。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我们上瘾了。

吸烟是公认的一种上瘾行为,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深究吸烟究竟是什么上瘾?

是吸烟的姿势上瘾?感觉上瘾?心理上瘾?都不是,吸烟只是尼古丁上瘾而已。

实际上尼古丁上瘾症状只需要24小时就可以戒除。

但一个吸烟上瘾的人,在24小时不吸烟后,是肯定戒不掉烟的。

常常烟民会将吸烟行为归结为习惯。

3.习惯回路

所谓习惯,就是在情景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

回想一下习惯是如何养成的,这里指的是好习惯。

如果你养了宠物,想让它在指定的地方嘘嘘,通常是这么做的。

在它想嘘嘘时,抱到固定位置,一次不行N次,只要做了你想要的行为,马上奖励它。这样反复多次后,它就会养成在指定地方嘘嘘的习惯。

如果有孩子,我们想让他养成某些习惯时,比如早晚刷牙。

除了用强制的方法外,我们一般会在他完成这项任务时,给他一些奖赏,一集动画片或是一个小玩具。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的行为进行激励,如此循环便会形成习惯,这就是习惯回路。

4.被设计的行为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的点开某个APP?

为什么明知吸烟不好也无法戒掉?为什么可以在要孩子时戒掉,过后又吸?

为什么拼命的读书,也没什么长进?

真相是,我们的行为是被设计出来的,可以被自己设计,也可以被商家设计。

信息大范围的共享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过去的特例,在现代世界就是隔壁班的事。

在我们没时间好好思考时,大脑最容易被各类信息埋下钩子。

这些钩子就是触点,当我们身处特定情境时,就会触发被事先设计的行为。

情景+行为+激励,我们的习惯就这样被设计出来了。

5.知易行难

知道习惯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有好也有坏。

如果是产品经理用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出让人上瘾,或者说是有黏性的APP。

我们自己如果用的好,也可以用来设计自己的好行为。

但任何道理都有二象性,就是在一些人眼里,它是大道理,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至真至信的理,是治病良方。

让道理为己所用只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4个字:我做到了

知道和做到之间,最起码差这几个环节:相信、真的相信、记住、牢牢记住、搞懂、真的搞懂、笃信。

未完,待续。


这是改变行为系列的第一篇。

一起进化:

D4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