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day6
第六章,湘军为什么牛气?
曾国藩带着受伤的自尊心到达衡阳,他开始赤手空拳的创立湘军。他认为国家正规军,腐败习气已经深入膏盲,没法治了。因此要挽救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赤地立新,抛开正规军,从头开始,自己动手训练一支崭新的湘军。但是一个汉人,要跳出国家机制,自创一支军队来取代国家军队。曾国藩不是不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曾国藩为人处事,表面上看起来保守,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却有着他人,所没有的巨大勇气。在过程中,不得不欺骗皇帝,这就证明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的人。当然。如果没有长沙之难的刺激,曾国藩不可能克服这五难。曾国藩身上有着突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敢于尝试,勤于尝试。重重困难之中,曾国藩不止一次想打退堂鼓,但一想起长沙之辱,他便又激起了全部的斗志。创建湘军的苦心与良心。与咸丰皇帝的博弈。一心想首战必胜,却迎来了,首战惨败。眼看着几年来的心血,平身的指望,转瞬之间化为乌有。在这想死没死成的时刻,迎来了“湘潭大胜”。
湘军取胜第一个原因是纪律严明,官军用命,勇敢无畏。湘军的战斗力,来自曾国藩的“反思”习惯。我在这句话里所说的“反思”用的是字面意思,也就是反向思考,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样才能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绿营兵败就败在制度缺陷上。绿营兵第一个怪现状,就是“低饷制”为了家庭温饱,因此士兵普遍都有第二职业。所以训练生疏。部队也广泛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也是纳入军官们的私囊了。军队的“低饷制”与文官“薄俸制”一样都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财政制度。典型的占小便宜吃大亏,湘军,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一点的就是实行了“厚饷制”的原则。这样高的军饷的标准,使士兵能够专心训练,这就为什么湘军形成的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曾国藩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他的这个做法是基于一种,最为朴素的认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样也形成了曾国藩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者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还有一个是精神力量远大于身体力量,曾国藩要建立的是一只,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军队,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危急时站得定,才算有用之学。曾国藩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力量的人,他知道,物质力量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