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作者: 傅小平
内容简介:
探索创作的另一种可能
重拾文学对生活的意义
-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
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作者简介:
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现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学报社。媒体从业十余载,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欣赏傅小平深入解读作品,这需要相当的艺术感知力和判断力。他又能从作品出发多侧面多角度谈论文学问题,以及读者关切的问题,读了有蛮多收获。
# 带着为什么叫对话录的疑问读完这本书,读后觉得这确实是一部对话录。读这些对话就像读一篇篇文章,里面有起承转合,有逻辑性,上下文衔接自然。很多访谈书,问的人问得干巴巴的,这本书不同,提问有文学性,作者也有自己的见解,读后有启发。除几位中国作家外,也喜欢读杰夫·戴尔、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等国外作家的对话,推荐!
# 傅小平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迫使作者摊开思想地图。
# 几年前读过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现在再读这本《时代的低语》,赶着先读了几篇,觉得一如既往地好。但读电子版不过瘾,期待早日读到纸质版!
贰:
也许我可以认为,这是一本很适合创作者阅读的书。
写作爱好者在创作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形式的不满意,譬如说,人物塑造不丰满,情节推进不自然。而于一些有志成为优秀作家、却耽于庸常生活、经历贫乏的朋友来说,个人经历局限,风格单一死板,几乎可以说是一道阻碍进步的门槛。
于是这时,便忍不住拿起了书本,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从实践中学习写作得到的往往是经验,这一过程缓慢而又艰难;从写作中学习写作,无疑是一条捷径。而参照其他高水准作家或读者的解读,往往能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前些年看了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十分惊艳。纳博科夫有他瑰丽的意象,分析的角度精辟读到,腰封上说这是“天才解读天才”,毫不含糊。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虽说纳博科夫是独一无二的小说家,但正是因为他独一无二,思维已经完善成型,就无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思维引导他的读者和学生,他晚年也承认,这本讲稿有强行让学生接受他观念的嫌疑。再如赫赫有名的《巴黎评论》,介绍的多为外籍作家。而《时代的低语》,作为一本访谈的合集,其中中国作家占七成,可以填补读书以外国文学为主的朋友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盲点,并且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新奇全面的角度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新”。
废话到此为止,我想大家更关心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具有怎样的神奇魅力。
一、目录和大体结构
全书有四个大的模块,前三个模块采访了中国作家,最后一个模块则是外国作家。而每一个模块里,又分别采访了四位风格不尽相同的作家,一眼看过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简直是强迫症患者的天堂。
短短396页的内容,涵盖16个不同的思想。而在进入访谈的正文之前,为读者提供的作者简介清晰明了,不必担心因不了解而不愿看下去,同样为想要了解TA的读者们提供了一些信息。
此外,除贾平凹、阿乙和桑德拉·希斯内罗斯三位知名度较高以外,其余被采访者在文学上都有所建树,知名度却不高。包括在访谈过程中多次提到的博尔赫斯,对于很多人来说,属于“自称自己看懂了其实……”的一类。其余的旁征博引也数不胜数,言谈之间包含许多信息,一则不必担心过于冗杂,二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
二、提问与力度
一个好的采访者可以带给我们愉快的体验,正如课堂上老师总是青睐于积极提出有水准的问题的学生。或许这样的比喻不太恰当,但毋庸置疑的是傅小平的提问引人入胜。
范小青在访谈结束后戏言:“哎哟,终于烤熟了,被你的几十个高难度考题考过以后,感觉差不多可以去考文学博士了,如果真可以考上的话,那你就是我的博导哦。”傅小平的问题并非随意问出口,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理解,言谈间时不时流露出自己的博闻强识。他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三、写作的智慧
看过标题点进来朋友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写作的问题了,在这里举例几个点,书中还有更多的、更适合我们的方法技巧和感情呈现,加之文无定法,一下仅做参考,希望读者朋友们自己去发掘。
一如环境描写,鲁敏认为,“小说里的诸多效用里,视觉传播效用已下降到相当低的程度了,而所继续保存和发挥作用的那一小部分,都是属于文字内部的风景,即‘主观式’风景:感时花,恨别鸟。”
乍一看,“文字内部的风景”和“主观式风景”相当专业、难懂,在后文的解释中则是我们都知道的杜甫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鲁敏所提到的这些,即是情景交融,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文、散文中我们所熟知的情景交融,便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般,少年、壮年、晚年同样是听雨,却有不同氛围。这是老生常谈了,我们来看看以客观著称的福楼拜是如何把景物和角色情绪相结合的。在《情感教育》中有这样一段:来到植物园,看见一棵棕榈树,他神往于遥远的国度。西方长期以宗教立国,在希腊神话中棕榈树便具有极高的地位:Apollo和Artemis生于棕榈树之下,他们的神殿前便种有棕榈树。而野生的棕榈树仅仅只生存于克里特岛,其他地方的棕榈树多从外地移植。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知道为何他会从棕榈树转向遥远的国度了。在这里,植物园里的棕榈树并非重点,福楼拜想表达的并非单纯的客观陈述,而是将此与主角情绪结合,顺带着不着痕迹地嘲讽一下主角的幻想,给后文中他虚妄的爱情作个铺垫。
再如对人物的处理,徐则臣道:“写作时,我可能会把一件事往极端推,也可能会把一个人往极端写,但推进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正式他的复杂性,写出他性格里的弹性。”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人物性格的弹性。人物丰满才会立体,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是在时刻改变的。昨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对待同样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做法,何况不同的事。一个坏到极致的人,总有些事能触动他的内心;而一位不折不扣的君子,同样也会因一些事动怒。模板化的人物拼凑在一起,演奏不出美妙的旋律;单一的性格组成,往往也只能有单一的腔调。哪怕初看图个新鲜,久了也就腻味了。
相信上述部分大家都知道,但过于注重弹性又容易造成文章绵软无力、主次不鲜明的问题。故而我认为,“把一件事往极端推”与性格的弹性同样重要。读书时心中可曾想过,为何他会如此?有时便是作者在情节发展中,用一件平凡或极端的事,把角色性格中的一部分推向极致。有些作者喜欢波澜壮阔,有些作者喜欢宁静祥和,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事,对于角色而言便是大事。
该说的到此为止,其余的也不再赘言,以上内容只能说是抛砖引玉,真正的黄金屋,还在书里。
叁:
贫穷是一种看不见外伤痕迹的慢性疼痛,即使贫穷作为生活状态已经改变,貧穷作为心理状态却会存活很久,甚至造成基因延续。难怪世间有“贵族需要三代造成”的说法,这个说法更深层的含义是贫穷遗留在我们体内的长期累积效应。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缺富翁了,缺的是对金钱不卑不亢的精神。
引自 张翎 “人”真是个叫我惊叹不已的造物 018
张翎: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把我们从局部和细节中解脱出来,最终让我们看到总体。所谓的“历史遗产”,不应该是个“公有制”的统版本,应该允许有众说纷纭的私人版本。小说反映的,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个个体版本。
引自 张翎 “人”真是个叫我惊叹不已的造物 018
贾平凹:在那个年代,有了许多被虚妄的东西鼓动起来的强人,オ有了兵荒马乱,也正因为兵荒马乱,许多人的存在都是死亡的存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山的滚坡,会水的淹死,这也是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表凉。小说的价值不一定须得去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最重要的给人活着和活得更好的智慧的东西。
引自 贾平凹 写作是需要纯粹的 002
本文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
更多好书 信息,点击书朋的简书个人主页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