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贸易三
这里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我们假定为K,它的计算公式为:
K=1/(1-边际消费倾向)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为1;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时乘数为∞;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2时,乘数为2
现在设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额,4I代表投资增加额
X代表出口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的公式为:
Y=[=I+(X-M)]·K
当I与K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果贸易差额是逆差,Y则会缩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越大。
2、其他观点
(1)国内市场扭曲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国内市场由于生产要素的非移动性、内部与外部经济的存在、竞争基础的差异等而使得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只能通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适当地消除市场扭曲引发的不良影响。贸易保护就是政府为消除不良影响以获取资源配置的“次佳”状态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2)改善贸易条件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限制进口可以压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
实现此目标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该国必须具备大国贸易条件,即它对某一商品的进口需求量占到该商品世界总出口量的相当比重,具有一定的需求垄断优势;二是出口国的该种商品供应刚性,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出口量都难以作大幅度调整
(3)雄持高水平工资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而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故其生产成本也较低,如自由进口这些国家的产品,则本国产品势必难以与它竞争,其结果会使本国难以维持较高的工资水平与生产水平,为了维持本国较高的工资水平避免廉价劳工产品的竞争,故必须实施保护关税
此种保护理论过分弯大了工资在商品成本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4)增加国内就业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对外国商品课征保护关税,可减少进口,因而可以刺激国内生产,增加国内就业。但是此项效果,须在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5)公平贸易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国际贸易的规则应该是公平贸易,对于通过不公正手段强行进入进口国市场的商品就必须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和限制进口的办法以消除不公平贸易对进口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6)改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征收关税与限制进口的措施,可减少一国的输入,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在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逆差较大时,或在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时,这种保护理论最为流行,但这种保护只有在其他国家不进行报复时才有效。
√实际上,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持贸易顺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办法,只能在短期发生效力。而通过提高出口行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等办法获得的贸易顺逆差、国际收支平衡才能持久。
(7)非经济目标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民族自尊:如果将进口产品全部改由国内生产就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公平:虽然自由贸易可以增加一国福利,但它却可能使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某一行业的收入受到损害。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必须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保护有关方的利益不得由于贸易的原因受到损害,以免波及政治的稳定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各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国际货币关系失调;国内政治竞选;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等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起来。
(二)政策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新贸易保护主义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实际上其政策与做法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排他性,降低了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2、严重损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