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41-2大雅•文王之什•思齐[zhāi](二)
《思齐》,歌颂了文王善于修身、齐家、治国的美好品质。
-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
和和睦睦在宫廷,恭恭敬敬在宗庙。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无人谏言亦兼听。
-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雍雍:和洽的样子。
宫:家。
肃肃:恭敬的样子。
庙:宗庙。
不显:不明,幽隐之处。
临:临视。
无射:即“无斁[yì]”,不厌倦。“射”为古“斁”字。
保:保持。
肆:故,所以。
戎疾:西戎之患。
殄:残害,灭绝。
烈假:指害人的疾病。
瑕:与“殄”义同。
式:适合。
入:接受,采纳。
小子:儿童。
造:造就,培育。
古之人:指文王。
无斁:无厌,无倦。
誉髦:有名望的英杰之士。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大雅》共有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