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长事半功倍的笔记术!
图文/筱禾
在做笔记之前,我们通常要想一个问题:这份笔记对于我来说究竟有什么用?很多人记笔记是为了听课当下不走神,但其实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是进行复盘和总结。一般在复盘的时候,我们看笔记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这篇笔记包含了哪几方面内容
2. 这篇笔记的重点在哪里
3. 这篇笔记带给我哪些启示
罗振宇2017-2018时间的朋友演讲笔记1. 笔记包含了哪几部分内容?
这就像是上学时候,老师经常让做的文章分段,每一版块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逻辑关系。
如果讲师或者文章的作者逻辑思维比较清晰,那么按照他的思路记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上图所示,这是罗辑思维2017-2018的跨年演讲笔记。这个演讲的逻辑就相当清晰——先总结回顾(笔记中间部分),再预测展望未来(笔记左右两边主题部分)。通过自己熟悉或喜欢的方式将逻辑呈现出来,就能够为之后复盘提供一个参考基础。
何帆大局观笔记还有一些文章,因为讲到的知识点非常琐碎而且数量很多,导致逻辑主线并不清晰。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整合思考,通过小标题来梳理每一部分的内容。例如上图的笔记,来自《何帆大局观》专栏。文章中并没有几部分的明显区分,需要通读文章,理解文意,再加以梳理整合。这样的笔记是整块内容的呈现,而并非琐碎知识点的罗列,有助于理解和复盘使用。
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较通用的逻辑结构呢?
一般来说,如果阅读干货技巧类、或是深度挖掘类的文章,一般会呈现出what-why-how(顺序可调换)几部分。解释一个新概念或新认知——它的好处或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掌握或应用。如果实在找不准大的板块,往这个层面想,方向是不会错的。
2. 笔记的重点在哪里?
以文字为主题做笔记呈现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要注意两点:
1. 文字要精简
2. 文字要有层次
不论是文章还是音频课程,都会用一大段文字来解释和阐述一个观点。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呈现在笔记中呢?当然不是,需要做的就是抓住重点及关键词,简洁明了呈现在笔记中。这就形成了第一次的信息筛选。
很多伙伴喜欢记录大段的文字,感觉如果不记录就错过了好几个亿……其实大段的文字只是在解释,这个过程应该在脑中进行。最终呈现在笔记中的,是解释之后的最终结果,复盘时起到的是提示的作用。不要怕记录的太少,而是要挑选出最能引起回忆的关键词。
只做简单的文字精炼还不够,接下来要考虑让文字有层次感。这种层次感如何而来呢?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不同的内容(如上图所示)
黑色——主体内容
红色——重点内容
绿色——举例说明
蓝色——个人心得
通过几种颜色的搭配,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笔记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这里的红色重点标注,就是第二次的信息筛选。如果复盘时为了搜索信息用到自己的输出上,那么快速浏览红色字体就是不错的选择。
3. 笔记带给我哪些启示?
通过不同颜色的笔来做文字层次感的呈现,其实就包括了启示这一部分。蓝色笔主要就是负责此作用。
笔记不仅仅记录课程或文章的重点,也要记录下当时的思考和瞬间的灵感,哪怕只是一个词语或念头,都不要错过。这些很有可能为之后的输出提供一些灵感和线索。
另外,蓝色笔还可以记录学习到的技能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弥补了自己的哪些不足,简单做个小计划,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掌握了以上三点,做出来的笔记既有颜值又重点突出,不论是在朋友圈里晒晒晒,还是自己复盘成长使用,都是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