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东西,从来都需要成本,天底下哪有理所应当的帮助啊

2018-12-08  本文已影响43人  大老师的草稿本

下午得闲,跟一帮同行老师在群里闲聊。

你们知道的,我群多,但多是工作需要建的各年级学生家长群,但偶尔也有人从群里发来好友请求。碰到这种情况,一般会先看下对方来自哪个群,再确定要不要通过申请。

跟这帮老师聊得正欢时,一条好友请求过来了,如下图:

本是句调侃性的答复,没指望收他红包,这位朋友要真是货真价实的同行,当然欢迎。但在我提出红包请求后,这位“老师”却再也没回复过我。

随他去吧。

顺手截了个图发到群里,大家开始各种吐槽自己被“营销”的经历:

几年不联系的老同学,专门发来消息,就为了自己在朋友圈转的广告能多一次点赞,这样就可以免费拿到原价199元的地摊货;又或者,是各种五花八门、毫无意义的投票。

弄这些玩意儿,得了第一又能咋?

大家都忙,少来这些毫无意义的“问候”和“寒暄”,你们真的就穷到缺那三瓜俩枣,值得为这种破事各种求人转发点赞吗?

你们的朋友圈,就那么廉价,你们的友谊,就只值一个点赞和投票?

遇到这种请求,无论是谁,我会客气地告诉TA以后别再给我发了,这种忙我不帮,第二次再发,屏蔽朋友圈。

这种朋友,我不需要。

需要什么,去买就是,值得这么兴师动众打扰到别人吗?


前段时间,有个大学同级不同系的朋友,微信上找到我,托我帮他给她一个表妹还是堂妹翻译一份商务合同,我们的对话如下:

“赵老师,这会忙不?”

“还好,你说。”

“有个小事,还得请你帮忙,有些急。”

"什么事?"我说。

“就是一份简单的合同...”

密密麻麻,足足十几页A4纸!

"不好意思,出门右拐,那里有专业的翻译公司..."

我们的塑料友谊,到此画上句话。


刚毕业那会,自己短暂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翻译工作,八九个小时对着电脑,字斟句酌很辛苦,经常一天下来,腰酸脖子痛,下班后经常还得加班润色调整。

这种忙,不帮是对的。花了时间精力,翻译的好,对方夸你一句英语真好;万一有一丝纰漏,对方很可能认为你不负责不上心,不够朋友。

吃力不讨好。

看到这里,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们,都会会心一笑:

你是设计师,帮我修张照片呗,差不多就行...

你是程序员,帮我修下电脑呗,应该很简单...

拜托,大家都忙,专业知识和付出的时间,没这么廉价。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请别用人情。

欠的太多,你拿什么还?


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说过一句:免费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

“免费”模式是一种营销策略,是商家打出的一张情感营销牌。商家利用人们爱贪便宜的特点,通过提供一些“免费”的产品或是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为其下一步营销做铺垫。

茨威格老爷子在一篇传记中也写过这么一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真正的好东西,从来都需要成本,天底下哪有理所应当的帮助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