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
中国人有很多传统习俗,各个地方也有各个地方的繁文缛节,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仪式感。
今天是假期里难得的一次起早,因为要赶回乡下老家过节,这是作为苏州媳妇,每年例行的事情。
其实在苏州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次过节,我仍然没办法记得所有的流程和细节,每一次都少不了姑姑的指点,多少有些惭愧,入乡随俗的不够彻底,或许是骨子里还是对复杂的事情有所抵触吧。
春节前的过节,与平常的过节有些不同,在祭祀祖先的同时,还增加了拜祭八方菩萨的环节,所以相应的流程也就更复杂一些。多少个荤菜,多少个素菜,多少种水果,多少种点心,用什么蜡烛,点什么香,酒杯筷子数量多少,怎么摆放,酒和饮料准备多少,该倒几次,锡箔纸钱和祭祀用品准备多少,怎么拜祭,都有讲究,我是真心记不住。
很多年轻一代也和我差不多,如果没有长辈在身边,这个仪式就会搞得不伦不类,说不定也可能偷懒不弄了。
中国的这些传统仪式,会不会以后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学,不愿意记,嫌麻烦,而断掉或者说是失传?
我们看待这些传统仪式,有人会觉得多少有些唯心主义,有点迷信,对现实生活没有价值;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祖先的深切纪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就像节日对我们的意义一样,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寄托。
话说传统文化的传承,确实是个时代问题,长辈们渐渐老去,年轻人是否能接得住这个接力棒呢?
跟长辈们聊天,还聊到现在一些本地的小孩子已经不太会说苏州话了,学校里、家里都在说普通话,缺少方言交流的语言环境,我家的俩娃儿就是这样,爸爸是苏州人,小孩儿却不会说苏州话,很尴尬也很可惜,不止我家这样,一些亲戚家中长辈都说苏州话,仍然没有影响到小孩子,小孩子自己不愿说,也就慢慢的不会说了。
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传统文化已渐渐淡出,我们无从考证,是不是现在该行动起来,拯救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这些值得我们思考。
文 / 兰雪清风
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