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少有裨益?
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可是,当我们怀着或掌握技能、或增长见识等目的买了很多书,看了很多书之后却发现,书中内容并没有学来多少,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大的改善,是哪里出了错呢?
来自日本的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给出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你没有行动!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
大岩俊之曾在一年里读完了300本书,却读过即忘,鲜有裨益,于是他痛定思痛,参加了很多研讨会,认真研究了阅读方法,并付诸行动,最终如愿成为了一名研讨会自由讲师、职业咨询师、培训讲师,不只如此,他还开发了读书法、思维导图和各种记忆术等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指导众多人受益。
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分别从有效率地读书、边读边做笔记、牢记读到的内容、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从选书、读书、做读书笔记、记忆书中内容、将书中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期使读者读完此书后,能够收获知识,行动起来,获得成功。
一、 有效率地读书
01 确定读书目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写道: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生活中孕妇更容易发现孕妇,骑共享单车的人更容易发现骑共享单车的人……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某一特征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具有同种特征的其他人。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明确的目的:增长见识、增加技能、考取证书……阅读的时候就会更加专注的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找到书中那些能实现我们阅读目的信息,获得知识。
02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概要
明确了读书目的之后,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说我们可以通过快速浏览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来确定我们手里的书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值不值得花费精力和时间去阅读。序言和后记通常记录了作者写本书的目的、角度、内容介绍、写作想法等。而目录则是对本书的基本内容架构进行的系统概括性的总结,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记就能确定我们该不该读这本书,该花多长时间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大概能得到什么收获。
二、 边读边做笔记
朱光潜在《谈读书》一文中曾写道“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也指出对于迄今为止读过的书,如果放着不管的话,有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书中内容,因此推荐大家做读书笔记。他在书中提到了多种笔记记录法,其中主要介绍了以阅读目的和书的全部内容两种类型来记录笔记的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比普通的笔记更方便整理思路,条理和结构更清晰,更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正确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忆理解书中内容。以下,是我看完《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根据书的内容画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导图:
三、 牢记读到的内容
确定了阅读目的,也读完了书,可是合上了书就忘了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学习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开始快速遗忘。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遗忘的规律,那么肯定就有击破它的方法。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便给出了解决方案:找出书中20%的重要内容,反复阅读,进行记忆。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约20%,其余80%都是次要的。大岩俊之认为在读书中这一定律也同样适用,即一本书重要部分仅有20%,因此可以找出这20%集中精力进行反复阅读、理解、记忆,战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收获书中重要内容。
四、 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
语言学家周海中曾说 “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给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具体步骤:设定行动目标、想象自己达成目标时的样子、明确现在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思考差距、弥补差距的具体行动、选出行动之一、细化行动步骤、确定要实施的事情、告知他人、付诸行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一本书,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在生活中进行实操运用,改善工作和生活,人生终将被自己进行精彩的定义和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