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十月
无意间看到D同学发的一个领养小猫或小狗的帖子。我问她怎么又要养小猫小狗了,不是不养了吗。她说因为小猫小狗的陪伴更长久,不会随便离开她。然后便是一阵啜泣,她说她弄丢了她以为会一直陪着她的人。
我从来没有想过平时看起来坚不可摧的D同学竟然会为了那段一个月的感情哭到泣不成声。
初识
9月初D同学认识了S先生,相识于一顿饭一场电影。10月初,结束于一些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D同学说那是她最开心的一个月:工作不是很忙不需要加班,下班后去跳跳舞,晚上到家和S先生聊聊天,偶尔还能见一下S先生,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然而一切能以“美好”冠名的事情都如昙花一现。
D同学回忆起她和S先生的第一次见面。D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S先生很健谈,他们从午饭一直聊到了下午以至于晚了电影开场。她眼前的这位话唠先生让她觉得没那么紧张甚至很放松。D同学一向胆子小,电影中刺耳的枪声和血腥的画面让她紧张到全身肌肉紧缩却不得不故作镇定,这时一只手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温柔的声音说着“放松放松”。耳边的这个声音真的让她觉得电影中的画面没有那么害怕了。此时对于S先生的第一印象不只有话唠,还有那么一点温暖。电影中出现了男澡堂的画面,S先生伸手挡住了D同学的眼睛,说了句“少儿不宜”便笑了起来。S先生的幽默使气氛变得好像没那么尴尬。
他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一家商场,因为S先生没有提前告诉D同学见面的时间,而且发消息后没有收到S先生的及时回复,D同学显得有些生气。S先生好像看出了她的不开心。在餐厅门口等位的时候,S先生这位平时看起来有些话唠的男人竟默默的坐在旁边不语。忽然起身神情露出些许紧张的说到“等我一下,我去给你买奶汁”。奶汁,D同学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奶茶店,不禁想笑。再看看眼前这个平时话唠此刻磕巴的男人,看似一脸紧张的样子,在这一刻像极了孩子,甚至有点可爱。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善待,那一瞬间,D同学的不开心都烟消云散了。
一个周末,S先生约D同学出去玩,约好了第二天出发的时间,D同学说,明天一起吃早餐吧。在她心里,一个能陪她一起吃早餐的人比只会陪她吃晚餐的人更重要。
就这样,D同学慢慢习惯了S先生每天的早安和晚安。一个不善言辞,一个话唠幽默,D同学甚至有些被这位话唠先生的幽默和孩子气中的那份成熟所吸引。
D同学把S先生告诉了爸妈。爸爸说:你一个外地姑娘,凭什么认为一个北京男孩子会认真的和你在一起。妈妈说:你要想一下,我们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老话儿最讲究门当户对。父母的这些提醒正是她这些天一直在默默想的一个问题。可能由于这些正是她不愿意承认的,加之S先生此时对她的一片热情,D同学和父母大吵一架,并且很认真的要求父母不要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用他们主观的想法去评价别人。D同学和父母的冷战持续了一星期,直到她说要把S先生带回家给父母认识。
D同学很清楚他们认识的时间尚短,并不是应该带回家见父母的时候,但是她很想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眼光不会错,想让父母知道S先生是一个值得去深入认识和了解的人。
就这样D同学带S先生回家见了家人。不知道为什么带回家的S先生比平时更加吸引她,是面对陌生人而少语显露出的一份憨厚,还是坐在椅子上露出的一丝羞涩,亦或是饭桌上在家人面前对自己的照顾有加。当夹起来的菜掉进滚烫的汤锅中的时候,S先生下意识的把手挡在了她面前挡住了溅起来的热水。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被哥哥和妈妈看在了眼里。过后哥哥打趣的说,哎呦,以后都不需要我保护你了吧。
S先生举手投足间的一些细节,给了D同学一份安心。好像从那一刻D同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矛盾
很快D同学也和S先生去拜见了他的父母。D同学不知道自己是否受S先生家人的欢迎而原本紧张的心情好像有S先生站在她旁边就放松了很多。不凑巧的是,S先生的父亲有事不在家。那种紧张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失落。由于这件事,她和S先生产生了矛盾,甚至原本坚定的想法动摇了。第二天S先生来向她解释,她和S先生共用了午餐以后坚持要自己出去走一走,任凭S先生的阻拦,她依然坐上公交车离开了。S先生不断的发来消息打来电话,对于他的关心她都没有回复,心里却感觉到一丝温暖。直到晚上手机里有S先生19个未接电话,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只要S先生会一直站在她身边,其他所有的事和任何人的看法她都不在乎。19个未接电话化解了她内心以为很难过去的一道坎儿。
我问她,那你有告诉S先生吗。她说没有。她以为彼此坚定的信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点一滴沉淀出来的。
就在这件事以后,她和S先生的矛盾再次升级,因为未来尚未发生的事。一向性格倔强的她,并没有在S先生想得到她一个安心的承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那以后,她在S先生心里大概就是一个自私贪财的角色。而这种标签在她看来是她不能承受的,这种误解让她的内心充满委屈。
我问她为什么不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她说你知道吗,越是自卑的人,在矛盾面前越是不喜欢低头。她的自卑来自一个北漂面对一个北京er。更重要的是她以为她不说S先生也能懂她的一片真诚和坚定。
别离
后来在他们考虑放下矛盾要和好的时候,D同学苦苦等了一天等来的是S先生委婉的道别。她盯着手机看着S先生发来的消息,豆粒儿大的眼泪落到了手机上,眼泪花了眼睛,也花了手机屏幕。此刻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突如其来的委婉的道别。几分钟后她无力的回复了几个字,好聚好散。这几个字不知道删除了多少次又输入了多少次,沉重却又那么苍白无力。
她说她本以为矛盾可以在那天化解,然后她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S先生正式确定关系,并且把S先生公布在朋友圈。可是那突如其来的道别就像当头棒喝。他们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就匆匆结束。
那天晚上D同学失眠了一整晚,翻看了他们认识以来的所有聊天记录,认真听了所有的语音消息,那些曾经能让她开心一整天的聊天内容此时就像一把刻刀,每一句都刺痛的扎心。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通过一点一滴认定的S先生会变得这么陌生。
在她感冒发烧的那几天,S先生也只是在很晚的时候送来了水果象征性的寒暄几句,此后并无一句关心。她很清楚那个她以为不会走的人就这样转身离开了,却好像每天都在等什么,是微信的一句问候,还是这个人的突然出现。
直到有一天D同学晕倒在超市。当她有意识的时候超市大姐们问她哪个是她家人的电话。这时候眼泪顺着眼角落了下来。后来听到有人说看下手机通讯录,看看经常和谁联系打个电话。她全身酸软的摊在那里用尽全身的力气拼命的摇头。因为通话记录里除了外卖和快递电话,应该只有S先生了。她害怕听到他的一句不方便,也不希望他看到自己的惨状。而那也是她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此后她清空了通话记录,取消了微信置顶,即使再次出现紧急情况,也不至于打扰到不该打扰的人。
情绪低落的时候,时间好像都被拉长了,甚至内心的的压抑让她没办法坐下来看书,空气仿佛都那么凝重。于是她出去沿着一条马路暴走。走到很晚,马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一阵风袭来,吹的树叶哗哗作响,地上的落叶被吹的转着圈儿打着旋儿。她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眼泪不听话了。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看着S先生的名字,数次点开又返回。深秋,落在屏幕上的眼泪都是凉的。她最终鼓起勇气,拨通了S先生的电话。她多么想掩盖此刻内心的脆弱,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S先生阅人无数,对于他来说,她只是其中一个。而对于她来说,他是她生命中出现的很特别的人。未来她的回忆里会充满这个人的影子,但是这个人的回忆或许和她毫无关系。她知道这个人不会再站在她旁边,给她一份独特的安全感。但是那些曾经没有说出来的话就像巨石压在心底,她想把没有说出来的说出来。她说想见S先生,换来了S先生不耐烦的一句没时间。再到后来S先生冰冷而无情的一句“我们不合适”。她始终无法相信原本那个热情的S先生原来也是冷酷无情的。
D同学说她知道他们不会有以后,但是不合适这三个冰冷的字说出来的时候还是深深的刺进了她心里。她从来都没变,变了得只是S先生对她的看法。她不再漫无目的的猜测他们的结束是因为S先生对她的误解,或者说只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还是涉及到了第三个人。这次她终于删掉了那些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聊天记录,停用了每天都要关注他无数次的微信运动,隐藏了抖音活跃度,她再也不想到处去寻找S先生的影子。那些失眠哭到深夜的日子,那些把抖音都刷成了伤感文案的日子,她说自己都觉得看不起自己。
我问她,为什么一向很理智的你能对一个只认识了一个月的男孩子如此深情。她说:缺爱的人都喜欢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她喜欢S先生粘着她。这也是她在这个没有人情味儿的城市三年半时间第一次有个她想要依靠的人。更重要的大概是内心深处对于一个未知的人寄托了太大的希望。因为之前遇到的人都没有让她想到未来,S先生给她画过很多未来的画面,是第一个让她幻想过未来的人。说着她哽咽了。她说S先生喜欢孩子,他曾经描绘过他理想中的生活,那是一幅很温馨的画面,是她从未想到过的一种美好和温馨。她甚至设想过他们或许过着清贫的日子,哪怕衣衫褴褛,但只要她认定的话唠一直都在,她都觉得那副画面是美好的。她的深情正是来自于对未来那副画面的憧憬。而她的悲伤来自于以为一点一滴认定的一个可以给她爱的人,由于无法逆转的误解亦或是其他人的出现而转身离开。
由于长时间失眠熬夜加上食欲不振,D同学最终扛不住了。去到医院医生告诉她严重低血压。输完液后她刚准备走,医生说血压没有恢复正常不能走,需要在医院监测血压到恢复正常,或者要家人来接,把血压监测仪带着回家。她默默的做回到了椅子上,眼泪唰唰的往下掉。一个人去医院没哭,医生不允许她一个人走的时候却哭了。护士小姐姐问她到底还有哪里不舒服,她说了句挺想回家的,说完泪崩了。门诊没有空余的临时床位,她在楼道长椅上坐了一天,从大门斜吹进来的风打在她脸上,裹了裹衣服,孤单的影子像极了被抛弃的孩子。她不停的看着绑在两个胳膊上的仪器,期待着下一秒数字显示正常。
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她忽然觉得自己比那些人都幸福。好像瞬间想通了,现在的这点经历不算什么,等过去以后再去看也只是这一生当中一个短暂到不能再短暂的插曲。
重生
今天遇见了D同学,换下了那身略显慵懒的休闲装,穿上了她很喜欢的那件黑色连衣裙和长款毛外套,走路带风的样子,我知道这件事在她心里已经放下了,她又回到了原本的样子。
我问她为什么要把这件事讲给我,她说不讲出来叫心事,讲出来就成了故事,故事远比心事忘得快很多,她希望就把故事留在十月份。
希冀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认识荷西的时候,荷西问她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三毛说: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荷西失落的说: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三毛说道: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追问:如果跟我呢?三毛说: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荷西思索了一下问到: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就是三毛这样一种对荷西的信念成就了撒哈拉那段传奇爱情。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电影《喜宝》。剧中的姜喜宝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很多很多钱也是可以的。很多人都在评价这部剧三观不正,却没注意到当她得到了很多很多钱的时候,她还是问了那个比她大很多的老头儿你有没有爱过我,并且在她最后离开的时候,她没带走一分钱。其实她要的就是爱,是金钱买不来的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物质好像都被放在了放大镜下,被无限放大。而对于那些缺少爱的孩子来说,他们所渴望的爱和关心好像都变得黯然失色。然而爱才是最值得我们每个人期待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