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战略~问题总结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安丽说

第一类问题:知识点解析

第二类问题:知识如何运用

第三类问题:学习中常见问题

第一类问题:知识点解析

1、怎么知道自己是哪种动机的人格?

不必把自己定义为某种纯粹动机的人,其实每个人三种动机都有,只是侧重点不同。

关于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动机的人格,可以参考这三个动机的解释去匹配:

️ 高成就动机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 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他们不满足于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而总是想有所作为;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

️ 权力动机者,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单纯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

️ 亲和动机者, 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时,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

2、除了课程里提到的方法,还有什么找到自己天赋更简单的方法?

通过【写日记】来识别、判断自己的天赋,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课程提到,既然天赋会让你感觉自己更强大,那么你可以通过日记记录:在哪些瞬间,你感到强大?

具体做法是首先找出一周时间,在这一周里,记录自己的每个瞬间,包括兴奋、有成就感、愉快的瞬间,以及沮丧、无助、反抗的瞬间。不仅仅是工作相关,还有业余生活的部分。

这里要注意的是,感到强大还是沮丧,必须是来源于事情本身。

所以,这样的瞬间是无效的:今天老板给我加工资了,我感到兴奋;今天我失恋了,我很难过。这些都是无效瞬间。

另外,也不要记录那些只有享受而没有付出的瞬间,比如:我今天睡到自然醒,我很幸福;或者,今天朋友请我吃了大餐,我很高兴。你需要记录的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感受,以及非欲望的部分,比如下表中所举的例子:

所以,一周之后,你应该会得到上百个有效瞬间,然后,将这些让你感到强大的瞬间,去对照天赋的几个特征,筛选出跟你天赋相关的瞬间,总结共性、发现天赋。

再结合其他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综合分析的结果,会让你的识别效率更快一些。

3、如何区分技能和能力?

技能: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它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方式,比如写文章、做PPT、修理各种机械等等。

能力:则是学习者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内化的产物,可以使活动顺利完成,写文章时的思维逻辑,做PPT时的审美、对细节的把控,修理各种机械时的专注、能快速分析并解决问题

通俗的讲,技能是知道如何做,能力是能够做成功,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则是解决问题层面

第二类问题:知识如何运用,这个问的人很少,只有一个问题:

1、如果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怎么用到生活中呢?

无他,开发和应用。

在完成识别、找到自己的天赋后,就需要花时间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来开发自己的天赋。

关于“刻意练习”,只有有意识的重复,才会引发大脑神经的变化。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不再对这项活动感到不适,成为我们无意识的一种能力。

研究表明,练习的“质”,比练习的“量”要重要很多。

我们的学习,一般有三个区域:

一个是舒适区,就是你非常熟练、几乎是下意识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中间是学习区,就是有一些挑战,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

最外层是恐慌区,远远超出你的能力,当前很难掌握。

一般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它必须符合四大特征:

1、在学习区练习:你需要反思,你现在的8小时工作内容中,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比例有多少?

2、大量重复:这里所说的重复,是指在学习区内重复

3、持续获得有效反馈: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因为如果一样事情你从未做错过,证明你根本不需要学习它。

4、专注:不要让练习处在“在写字的时候听摇滚、想心事”这样的场景中

最后关于天赋的应用:

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是“缺什么补什么”,放弃自己的天赋,非得挑战自己天生的弱势,让自己时刻处于沮丧的状态,实在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做法。

花时间去最大化你的天赋,比花时间去弥补自己的劣势,要有效得多。这是我们应用天赋的最关键策略。

第三类问题: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包含如下的几个问题:

1、学习无法专注怎么办?

2、昨天听的课,今天就忘了,觉得自己并没有切实的改变,怎么办?

3、运用所学知识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够有说服力,还被别人贴上杠精的标签,怎么破?

1、学习无法专注怎么办?

我总结了一下学习无法专注的原因,请大家对号入座:

根据思维导图,找到自己专法专注的原因——

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带着问题来;

还是学习环境差,总是受到干扰;

还是学习时间效率低?

2、昨天听的课,今天就忘了,觉得自己并没有切实的改变,怎么办?

学习完课程,大家自然都希望能立马用到,并且真的能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其实学习完知识之后,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以后都用不到了,第二种,或迟或早,学到的知识某天可以用到。

面对以后都用不到的知识,建议大家抱着储备的心态,轻松学习,用不到也没关系,起码可以帮自己打开思路,多一个角度看待问题。

面对非常可能用得到的知识,建议大家记住这个知识的基本信息:它的概念、要素、用途等,储备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需要的时候提取就可以。

建议大家学习知识的时候认真思考一下:这个能力可以帮我搞定哪种问题,然后等遇到相应问题的时候,用起来!

3、运用所学知识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够有说服力,还被别人贴上杠精的标签,怎么破

讨论问题不够有说服力,还被别人贴上杠精的标签,多半是立场问题,立场不一致,对方很难认同你的观点。

建议先解决立场问题,再解决证据效力问题。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对方的认知水平问题。

举个例子,对方是个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你是工作了好几年的职场精英,你很难说服他,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比在学校期末考试名列前茅还难,因为对方没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认知水平和你有差距。

另外换个角度,假如你是那个“中学生”,那在以后面对这种问题,该怎么提前愈发发生,如何提升思考深度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知识储备

2、拓展信息渠道

3、积累思维模型

其实来讲,之所以难度这么大,归结其原因有两点,

一个说天赋是隐性的,不像是做PPT、表格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来好与坏的技能。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天赋是天生的因素,是我们下意识的反应,自然到让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通过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天赋、并走上人生巅峰这是不切实际的!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