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学经典送赞活动助力每一个梦想

学习《德经》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2022-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璞源子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塞(sāi)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ng),是谓袭常。

译文:

万物都有本始,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知道了根源,也就能认识万物;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住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堵塞嗜欲的孔穴,闭起嗜欲的门径,终身都没有劳扰的事。打开嗜欲的孔穴,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得安宁。

能察见细微的叫做“明”,能持守柔弱的叫做“强”。

运用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殃;这叫做永续不绝的常道。

我的心得体会:

苏轼《定风波》中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追寻与体悟大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守住自己内心的净土。戒除过分的贪欲,不受名利的诱惑。返璞归源,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也就是回到本真的状态,最初的起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种境界呢?老子认为塞闭欲望之口与六贼之门,杜绝有害信息,不必动用多大的勤劳,就能受用一辈子。如果纵情声色,不知收敛,那将无可救药。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应当养成宠辱不惊的处世之道,在寻求真理的路上孜孜不倦,精心钻研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自然万物的发展有一个总根源,这个总根源就是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不能离开这个总根源。如果一味的向外追寻,将会迷失自我。也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为了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老子用母和子的关系来生动的说明。母就是总根源,就是道,就是自然,就是一,就是事物的本质,是一切德行智慧的总概括;而子就是万物,是由母生化出来的。知母就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根源,如果一味的追求子,将会迷失方向。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道的法则就是无欲无为,关闭自己心中的那扇欲望之门,就不会被是非和烦恼所困扰。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之门任其开敞,那么他将一辈子被欲望蒙蔽而无可救药。苦苦向外追求,永远没完没了,永远也追求不到想要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欲望,适当的欲望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然而过多的欲望,则会让人迷失自我,越陷越深。因此我们要懂得知足,阻止欲望的膨胀,减负前行,简单生活,不为物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