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
大家好,我叫任鑫,是混沌大学的创新领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其实在混沌大学里面是一个热词,每天我们大家可能都在说,无数的课程里面也会提到这个词。但是有很多同学来问我说,这个东西听着很有道理,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该怎么用?
所以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说,从更具体的、务实的、商业的角度,到底它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用?怎么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以及怎么我们才能利用这个事物的本质,从本质出发来思考我们的商业,怎么落到具体的商业实践当中。
那么今天一个分享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模型解读。大致讲讲我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和它怎么用。第二个部分我会举几个案例,大部分是我亲身参与过的案例,因为我连续创业者。在那几个市场当中,运用不同的第一性原理,可以得出不同的商业结论,打出不同的打法。那么大家可以通过案例来实际的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用。最后的话我们再来课程回顾一下,到底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可以takeaway(带走)什么东西。
【模型解读】
第一个部分是模型解读。到底第一性原理是什么?第一性原理其实太复杂,所以我在后面加了两个字叫第一性原理思维。我理解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是什么?就是从头想。
什么叫从头想?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每天做事到底是从头想还是类比和惯例?
什么叫类比?类比的意思就是说,别人做什么我大概也做什么。比如说到了中午,同事都去吃饭了,我也去吃个饭,这就叫类比。
那惯例是什么意思?就是昨天我怎么做,今天我还怎么做。昨天中午我吃饭了,今天中午继续吃饭。昨天怎么做、今天怎么做,去年怎么做,今年怎么做。
所以我们大致上可以回想一下,每天我们的生活各工作当中,有多少事是我们从底层的原理、我的初心和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出发,从这些基础开始从头想出来我现在要做这件事,还是说只是因为昨天做了,只是因为别人做了,所以我今天做。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大家仔细想一下,其实会发现,我们很少从头想。因为你看,左边这个图其实就是一个看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多简单。但是我们回到自己的心,回到自己的脑子,其实是绕弯路的,所以我们平时很少会这样做。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来听混沌的课,今天打开了APP,这也是个投资决策,你是自然而然的开始听课,还是每次从基础科学、基础理论或者我的使命,我为什么要来学习来思考一遍,再用不一样的方法来选择上课的。
大家仔细想一想,哪怕当下的这些事情,这其实也是一个投资,为什么你会来听课?你来听课究竟是从头想说我要来听课,还是因为惯例和类比?
其实我相信,在座99%的同学其实是因为惯例和类比并没有从头想,并没有第一性原理思维。
可是想想说,我们一天到晚听混沌的课,其实我们一天到晚讲第一性原理,但自己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却又很少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极少使用第一性原理思维?
我的理解是,因为第一性原理是舍近求远。什么叫舍近求远?我详细解释一下,这里面牵涉到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叫胜率,一个概念叫赔率。
胜率是什么意思?胜率等于做成的概率,做成的概率就是这事基本上能落地,落地了基本上能跑通,这叫做成。大家看一下第一性原理做成的概率它是相对于类比和惯例和比较低的,你想你昨天做过的事,你今天再复制一遍,是不是做成概率挺大的?你想别人已经做通的事情,你抄袭一下,这是不是做成的概率也挺大的,就是跑通的概率挺大的。
所以说,如果是类比和惯例,它相对于基于一个集体智慧。别人已经把这条路大差不差的趟出来了,我们在上面进行些微的修改和优化,这个时候其实做成的概率是很大的。你是看到别人的实践,然后说改一改,再继续实践,从实践到实践。所以这样子来看的话也是做成概率比较大的,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多步,所以不用第一性原理,我们就用惯例和类比,其实把一件事跑通的概率是更大的。
那么用第一性原理,它其实相当于是个体智慧,它并没有基于那么多群体智慧,我们回到自己心,回到自己脑子,重新真正创新打开一个新的空间。这样子是从理念世界到实践世界,从理念到实践其实中间还有无数的巨坑、深坑,这样子很容易就掉坑里。
所以的话,从做成,也就是跑通一件事情的概率上来讲,其实惯例和类比是有道理的,第一性原理其实是舍近求远。那你说,我们天天讲第一性原理干嘛?你教了一个跑不通的事。那是另外还有一个率叫“赔率”,赔率就是回报除以分蛋糕的人数。
你想你可以抄袭别人,别人是不是也能抄袭,大家其实挤一块了,那么在经济学里面,完全竞争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就是零利润率。
而只有说当我们重新想发现了一条新路,抓住了一个趋势变化红利,才有可能有一段垄断时间窗,这个时候才会有超额利润的产生。
所以说综合起来看,第一性原理在我的理解当中,它是一个更低胜率的事情,更难落地操作,模式风险大,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平时不太用的一个原因。但是它赔率是更高的,你更容易看见和把握到新机会,它的竞争风险是更小的。
所以什么时候我们适合使用第一性原理思维?为什么使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是我们现在需要保持的一个思维习惯?是因为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了,变化快有一个类比的话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维好像一帮人在爬山,都爬到了半山腰。
这个时候你说,什么时候我应该下山?就是从头想,我把积累放弃掉,我把惯例放弃掉,我回到原点,从头开始想什么时候应该这样做?其实是山脚下新修了缆车的时候,新修了一架缆车,我回到山脚下,我坐缆车嗖上去了,比别人快,而且我还提前到了享受了一段垄断红利
那为什么现在这事特别应该?是因为现在黑天鹅越来越多,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新的缆车越来越多了。就是可供挖掘新形态的红利市场趋势越来越多了,我们只有打开视野看到更深,我们才能看到这些红利。那比如说,我们举一些历史上的例子,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第一性原理思维,你仅仅是一个惯性思维的话,很容易走老路,而走老路你就会错过新的机会。
比如说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你是选择留在体系内,还是说去下海经商,这个时候其实当初那批下海经商大部分已经不错了。但是如果你不是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去看国家到底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世界经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你如果没有看到这一层,而光看到当下的处境的话,那当然留在体系里面更好。但实际上,当时下海一批混得蛮好的。
另外一波的话,其实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做3G门户还是做APP,当时也有很多人看到移动互联网这一波。但是很多人会想说,移动互联网就是手机上的互联网,互联网上有门户这么一个东西,移动互联网上也应该有,所以我应该做一个门户网站,所以他相当于说看到了新机会,但是在走老路。
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后来是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微信这样一批抓住了新机会,看到新缆车的人,他们从头想说,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触摸屏到底意味着什么?随时随地在线到底意味着什么?从这个角度去想说,原来触摸屏是在上面滑来滑去的,原来随时随地在线的话它就有一种新形态的急收通讯软件的机会。他找到了这些从零想出了新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有一个移动门户网站,用类比的思考去想,就会把移动互联网的本质错过掉,把本质错过掉,就抓不到最大的机会。
最后就是微信如果给流量支持的话,你应该要九宫格里面的一格还是说要朋友圈里面的一个露出或者说像拼多多那样的一层广告。
所以大家会看到说,其实我们现在崛起的这家新的公司,不管是拼多多、云集也好,其实他们早期起来的时候,用得都不是九宫格流量,微信所谓的官方流量,而是用的是普通每一个用户的朋友圈的展示,朋友圈的个人展示。
因为这个部分才是微信这个新生态里面真正的流量来源,但是如果本着一个老的广告思路就会想,那我应该去跟微信谈合作,买广告,这个时候你就还是没有从第一性原理开始想,而是想的是原来的广告是什么样的,那我现在应该在微信里面怎么买广告,而不是从微信的一个自己的生态出发,社交网络它的流量都是分散的,分散的主任是各个用户,每个用户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群,有自己的好友关系。我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新形态的结构,而不是照抄一个传统的说怎么样投广告,流量入口是哪里,给我一个入口的态度。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的话,其实新的缆车到处都有,每天从山脚下都有新的缆车在发车,只有当我们具备第一性原理思维,凡事往下深想一点,我们才能看得到新的机会,看到新的机会,才有可能坐到新的缆车,呈上这个趋势往上走,弯道超车。
那么怎么才能逼自己第一性原理思维?这是一个反人性思维方式,有点像放大招,特别的麻烦还不一定放得出来,但是放出来之后杀伤力特别大。所以有点反人性,因为人都是偷懒的,怎么样才能逼自己用第一性原理思维。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框架,其实它极大的简化了,因为这样才好落地。那么传统我们思考问题是怎么思考,第一步我们会看到一个表面问题,比如说家里有蚊子,那我就会从脑子当中下载一个解决方案,什么叫下载呢?就是基本上不思考,想一想有蚊子那要不要点个蚊香,买个驱蚊液。其实这些方案是我过去用过的,或者我看到别人用过的,我就直接上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看到表面问题,从脑子当中直接下载一个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常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我们思考的习惯。
如果我们要用第一性原理思维,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这样做,那该怎么做?我们第一步应该把一个如何,也就是How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为什么,也就是Why的问题。
什么叫Why?比如说我的问题是家里有蚊子,怎么把蚊子给灭掉,那我很有可能要思考那个问题不是如何灭掉蚊子,而是为什么家里有蚊子。假如说是我们家窗户开了大洞,没有装纱窗对不对,其实应该是装纱窗。所以的话你先要找到原因,你应该定义核心问题到底在哪里,定义核心问题往往我们要定义一个Why的问题,这样子才能把那个思考的深度给挖深。如果你盯着一个如何,你天天就在想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的视野就盯在手头的这个工作上,只有当你把它转化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你才会去深刻的思考它的核心本质到底是什么。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所以第一步就是把如何转变为为什么,把一个How转变为Why。第二个就是回答这个Why,深度的挖掘回答说问题原因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找到本质解,通过本质解抽象的那个解法再来说我具体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直接下载一个方案,而是Uturn一下,把问题下沉,然后找到一个更抽象的,更本质的解决方案,再上浮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一个技巧。
【应用场景】
那么大家会说,具体怎么用?我就来举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帮助每位同学来理解。我是2011年创立了一家公司叫今夜酒店特价,就是把酒店里面剩余的空房间打折便宜卖,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主要就是这样。
你本来卖五百块钱一间的酒店,那么今天你空了好多间房,反正卖不掉,六点钟之后的话你就三百块钱一间给我,我卖三百五,用户相当于打了个七折,然后我还赚了五十块钱,就这么一个模式。
那么,在当下那种情况下,如果你要在酒店行业创业,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是什么?如果你要创业的话,你会思考那个How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提供更高性价比的酒店住宿。
方法上你很容易想到的一件事情就是Copy携程,因为携程是最大的,它做啥我做啥,然后我看到它有一个地方没有做得特别好,比如说它页面没有做得特别好,我设计上比它好,我可以比它做得更好,我可以来优化。
所以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是,有一个如何的问题,我直接copy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甚至于是直接copy巨头的。然后我去想,我有一个优势,比如说我设计师比它好,我的运营能力比它好,我有一个酒店资源,然后我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大家会发现当时其实市面上有无数类似的OTA,这个叫类似于携程模式都叫OTA,有无数的OTA都是类似的模型,大家各自做一点小创新。
那么我们当时是怎么思考的?我们当时其实把这个How的问题转化为了一个Why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酒店会让房间空着?因为理论上来讲酒店不会让房间空着,你想想空着又不能留着明天卖对不对?它为什么不把它打折卖掉?然后我们发现说,除了一部分是为了品牌保护,比如说我一定要这个逼格之外,大部分酒店它之所以没有把它打折卖,是因为它无法做到细颗粒度的供需匹配。
什么叫做无法做到细颗粒度的供需匹配?就是它没有办法管得那么细,管到那么细也没什么用。什么叫没办法管到那么细?就是它没有办法知道说,我今天晚上的酒店到底剩多少间房的时候,我应该把它提供出来放特价。第二个就是我放了特价出来的话,也没有人定。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你真的会半夜三更在晚上说我要定个房间吗?定当天晚上入住的房间,不会的,你一定会提前预定的。因为没有那么方便的。
我们认为说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收益管理的问题,我们就应该把这个机制创造出来,让你白天的时候可以卖正价,晚上发现说有部分酒店卖不掉了,那我就可以打折卖,有点像面包店里面的面包,白天的话卖18块钱一个,到晚上六点钟之后当天的面包打折8块钱一个,因为不新鲜了,留到明天卖更没有人买。
所以的话我们应该用管理面包店的方式来管理酒店,这个叫收益管理,那么我们就做了一个公司叫今夜酒店特价,就把酒店里面剩余空房间拿出来打折便宜卖。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这里面其实还有两个点的话值得注意。第一个它其实里面有一部新的缆车,这个新缆车其实是移动互联网,为什么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一切?
刚刚其实已经提到了一点,就是这个时候你才敢晚上订酒店,之前其实酒店行业并不是没有人做过这件事情,很多人做过的,但是都做不起来,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都会提前订酒店,我深更半夜一个人在晚上我是没有安全感的,我不敢那时候预定,因为我也找不到预定方式,我还要找个网吧去PC上上网,登录一个携程,这走不通的,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移动互联网把我们的消费决策都往后推了
以前约人吃饭,你是不是要提前选好餐厅,现在是不是就约人大概在哪里,然后说我们待会儿去哪里吃,几个人拿出大众点评对一下,然后说你喜欢吃这个,你喜欢吃那个,那我们去这家吧,好像看着点评还不错。
那么酒店也是这样,原来的话都要提前预定,有了移动互联网,反正我觉得随时随地我都订得到,我一打开手机,旁边的酒店都显示出来,那我当然就这个时候也可以预定了。所以这个时候需求其实才刚好开始供给出来,但是你必须要从头想你才看得到这个商机,你才看得到这个移动互联网本质变化,否则你只会认为它只是个流量的变化,而不是用户行为上的变化。
那为什么之前的人难道想不到收益管理,是因为我比他们聪明吗?不是这样的,大家一直都想得到,只是因为,你从这个角度去想的时候,你就会去看到跟这个角度所有相关的,所谓十倍速变化的要素。如果你看到这个要素你就应该扑进去,前人没有做成,是因为这个缆车还没有出现,他跑到山脚下要重新爬没有意义。
但是现在有了一部新缆车,我爬到山脚下,我可以买张票坐缆车,坐缆车可以更快的达到终点。所以当时今夜酒店特价一出来的话大家觉得对对,我就要这个东西,瞬间获得了百万用户,这就是当时踩到了这波红利。那么它的第一性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收益管理。
但是有另外一家公司,我觉得他比我们思考的更深入,看到市场更广泛,他的第一性原理很有可能更简单,就是供需关系,市场供需。什么叫市场供需?就是如何提供更高性价比的酒店住宿,这么一个How的问题,如何的问题。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然后这家公司就是美团酒店,我觉得他把它转化为一个新的Why的问题。就是为什么90%的酒店没有上网,没有上OTA。那么他们Why的问题,就是为什么90%的酒店没有上网,最后就发现说,酒店无法承担传统OTA的订单处理费用。
什么叫酒店无法承担这个费用?是因为大家想象当中都是信息对接系统,其实十年前并没有这么高级。大部分酒店的话,你要跟它去订单传递的话,要牵涉到大量发传真、打电话确认的过程,甚至于发完传真还要打个电话说“你收到我的传真了吗”,极其夸张。
所以处理一张订单的成本如果要赚钱可能就超过十块钱,但是在中国大量的酒店可能它一个晚上只收你48块钱、68块钱,它赚钱可能就只赚十块钱,你要收它十块钱你疯了,它肯定不给。所以这批酒店就长期没有上网,因为它无法承担这个定单处理费用。
那么美团的话它打开这个市场它用的方法是什么?它们用了一种类团购的方式来销售酒店,什么叫类团购?就你买的是券,我们平时想象中你要订酒店是怎么订?我一定要订好说,22-24号晚上,比如说豪华大床房,然后多少钱一个晚上,我直接预定了,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到那边我就有得住。这是我们的一个习惯体验对不对?但是这种体验里面就会牵涉到大量的传真、电话、收款各种各样的事情很麻烦。
订单处理成本很高,小酒店承担不了,那美团采用的方法就是,你买个券吧,你买个大床房的券,然后这张券比如说号称原价128元,现价68元。那你68块钱就可以去住这家酒店了,但是订单怎么传递?你自己打电话给酒店前台问他,然后跟他讲你22-24号要住,然后他如果说没房的话,你把那个给退订了。所以的话其实他把这个成本丢回给了用户和丢回给了酒店,但是酒店老板很轻松,他觉得反正我这个钱已经付了,酒店前台的钱,用户也不管,用户的话就用户麻烦一点就麻烦一点,所以就做出了美团酒店这么一个形态。
曾经如果我想在附近找一个比如说48块、68块钱的酒店我是没有办法的,没有哪个OTA提供了这批酒店,现在我至少知道它们在哪儿,所以它把这批酒店上网了,这是对我的第一个优势,这是我从没有到有。
第二个就是,我不担心进店会被宰了,因为我在美团上买了一张68块的券,我不担心进去之后它要收我228元。因为哪怕它要收的话,最后我找美团投诉。所以这个时候的话它其实是在信息的确定性上,和我可以搜索到的信息上都给我产生了一个从0到1的一个体验,所以美团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关于市场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打开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另外还有一家公司也是在酒店住宿行业的,可以勉强在酒店住宿行业吧。那么这家公司的话,我觉得它们第一性原理其实是源于克里斯坦森的Jobs to be done 的理论,就是用户任务。什么叫用户任务?用户其实不是要买我们的产品,用户要解决的是他的问题,
用户要做的是自己人生当中从这里稍微更happy一点到这里,那其实用户的任务是完成这个转化,而不是使用我们的产品,使用我们的产品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它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用户为什么要订酒店,如果我们要看到那个机会就得重新提问题说,用户为什么要订酒店?其实是为了在不是自己家的地方,度过一个晚上。那你会想度过一个晚上一定要用酒店来完成吗?
所以它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度过一个晚上,这个解决方案提供给用户就好了。所以做了一个公司叫airbnb。大家在中国可以类比成小猪短租之类的东西,它会把别人家的客房,别人家的次卧,或者你家买了几套房,就有了空的房子,那你把这个房子去租给别人,租给那些旅行者,让他们来住这就可以了。所以相当于一种短租的形式。这样子就打开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因为它不局限于酒店了。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像我做酒店的时候,因为有携程这样的巨头,所以其实打不过它,很艰难的。但是如果你打开是这样新的市场,市场上没有巨头,相当于整个供应链全是你的。坏处是相当于刚刚我们讲的很难做,因为你要从零开始搭建这套体系,到底这边怎么管,合规怎么做,消防怎么做,一堆问题。
但是好处是什么?你有垄断利润,你有一段时间窗,这件事做成了全是你的,但是你如果比如说抄袭携程会是什么下场?就是这个事很容易落地,页面要长什么样子,你都可以抄携程,很容易跑通。但是你几乎没有机会打赢携程。
所以我们就在说第一性原理思维它给我们放大招的机会,它会更难落地,但是落地了之后更爽、更大。那么airbnb就是这样显著的例子,它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思考了更本质的问题,就是有用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直接满足这个目的,而不是说我是一个做酒店的,我提供给你更好的酒店,而是我直接满足这个目的,我组织更好社会的住宿资源提供给你,甚至于可以让你享受冰屋、树上的一个屋子特殊体验,而且这批供给只拥有在我手上,因为只有我卖得掉。
这个时候给用户其实创造了更好的体验,它也占据了一个自己独占垄断的市场空间。
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说,不同深度的一个挖掘,我们就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破界和不同级别的创造。你能够想到多深,你就能看到多宽广的一个世界。
或者有的时候反过来想,你思考的广度有多广的话,你就必须要配合一个思考的深度,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机会,而不是每次就盯着市场上已有的玩家说,它做的是那个,我可以抄一个,因为我有独特的资源,这个都是小事,因为你眼睛看到是竞品。
竞品的话无非你就改一改优化一下,那你跟它们的一个创新部门有什么区别,其实没什么区别,而且如果你还不是行业的领导者的话,很多时候其实帮巨头趟路的,你应该至少往下沉一沉,然后看到整个行业。比如说行业的本质问题是它是在消耗依附性的商品,那么这个时候收益管理可能很重要,或者说不仅仅看到行业,你看到非用户,就是还没有使用这个行业的,比如说那些订48块钱酒店的那些还没有上网的用户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你看到他们的任务到底是在找酒店还是找个地方住?你看到全局和大势说我如何竞争,有什么红利,有什么十倍速变化的要素?你每一层往下深度的去看得时候,你就看到不同的机会,看到不同的市场空间,然后你就可以想出不同的商业模式。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那么我现在创业的话,做得是叫Get营销魔术手。那么如何拥有最多的用户做大社交电商,常见我要下载一个思路的话,我要搭建一个更好的体系,我要找牛逼的人,我要做更好的商品,这是常见的一个,这就叫下载。
我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把它换成一个Why的问题,为什么社交电商会崛起?它背后的驱动因是什么?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个体的崛起。因为更多像微信这样的一个平台产生,它产生了大量的赋能,让每个人都拥有了更广泛社交的影响力和一个商业能力。
就比如说我的父辈之前的话可能交际圈子就20个人,而且大部分是亲戚,但是现在的话天天泡在各种群里面发各种鸡汤段子,影响范围的话已经显著的扩大了,像微信支付他也知道发红包,怎么样去付钱,怎么样去收钱,这样子一系列基础设施的产生,使得更多的个体经营者出现,他们有影响力,他们有商业能力。
如果社交电商的崛起是因为有一大批个体经营者的能力已经到了可以出现的话,那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不是说搭建更好的体系,而是说既然这个才是大势,那我们应该讨好他们,不应该思考的是我怎么样把他们拉入我的体系,而是说他们的出现和他们越来越壮大的时候,他们会需要什么。
比如说他们之后想脱离所有的体系,想单干的时候;比如说他们在不同的体系当中,但是他们想要交叉营销的时候。比如说他们在运营自己的微信群,但是觉得忙不过来的时候;比如说在他们每天加了好几千个好友,根本不知道谁是谁,需要有一个搜索CRM帮助他们自动打标签的时候。
这个时候其实他们有明确的需求,而且这个市场是往上走的,那我们不是站在说我要把你拉入我的体系,而是去看你有什么样的需求,你们这个市场也是在上涨的,我能给你提供什么。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给他提供内容赋能、数据赋能、套路赋能。
内容赋能就是帮助他们来分发内容,然后减少屏蔽,数据赋能就是帮助他判断说他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撩谁,应该在什么时候撩,套路赋能就是教他该怎么做,那么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营销魔术手。
虽然这件事情能做成不能做成不知道,反正创业创新,但是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路径,它不是抄袭说已有的我要做这件事情只能怎么做和模仿市场的先行者,而是你去思考说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那我的本质解是什么?然后我再选出来一个解,如果不通的话可能发现这个Why提得还不够好,我应该再换一个Why的问题来提。
所以希望大家从这几个例子当中也可以看到说,本质上来讲第一性原理思维就是让我们从头想,不要光看着竞品,不要光看着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做局部的优化,而是要去把一个如何的问题转换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深度的思考,然后再得出结论,刚刚社交电商讲如何让朋友对我感兴趣,这是我们的内容赋能,让我知道朋友对什么感兴趣,这样就是一个数据上的赋能,根据数据它的兴趣来启动绘画和销售。那么这个是一个套路上的赋能,这些赋能的话大家可以看到说它整体上的设计思考就不太一样,它就不是说我要去把用户拉到我的体系当中,而是去想那些已经在某个体系,或者他在单干那些人,他需要什么,我去给他提供什么,把问题从怎么让我拥有更多的用户变成了怎么让更多的用户拥有我的赋能支持,这是一种反向的思考的逻辑。
那么我们来看这里,其实我会觉得说有点像《一代宗师》里面的场景,《一代宗师》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叫做“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那么其实我觉得其实我们思考的一个深度也应该从这几个深度来出发。
第一步的时候的话你应该见天地,看到的是全局和大势,看到的是山脚下有没有什么缆车正在形成,也就是说全局大势。第二步的时候你应该看到众生,你应该想到的是用户的任务,甚至于非用户的任务,他究竟在完成他人生当中怎样一个转变,他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帮他答成。这样子你才会把你的着眼点,比如说手上这支笔卖给你,我说它可以翻页翻得很好,而是变成说,你有什么事,你需要的真实情况是这个,你不是需要翻页,你需要的是比如说让这个PPT流畅的演示,那么其实我就可以给你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你看到市场机会就更大,而且与众不同。当我们定义好了这个时候再去看相关资源,也就是见自己看相关资源,我应该怎么把这件事情给落地。所以一定要从上往下走,这样子我们才能看到真正大的机会和深度的思考的机会。
那就混沌模型和混沌之外的一些模型上来讲的话,我会觉得,当我们在看全局和大势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大家用两个混沌模型。
第一个就是单一要素,我们一定要观察跟我们行业相关,甚至于有点不相关的哪些单一要素正在发生十倍速的变化,因为一定要借红利,发现了十倍速变化之后,我的战略杠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战略引擎怎么样可以翘动这个十倍速要素来为我所用达成我的战略目标。全局和大势,先从这里出发。
然后第二步是用户任务,用户任务我建议大家用克里斯坦森的Jobs to be done理论和用户故事地图,完全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我是谁,我在一个什么样上下文场景当中,我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用户,千万不要想说他是一个翻页器的购买者,如果把他当做一个翻页器的购买者,你天天想的就是我怎么样多卖给他一些翻页器,对不对。
但是如果你想想中他是一个买过翻页器的人,然后这个人他在某种场景下他在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他在演讲,这个时候其实你可以给他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就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你应该提供给他润喉糖,因为觉得讲课久了嗓子会氧,或者说你给他提供一个自动翻页的东西。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可能,因为你深度了理解了用户任务之后你思考的空间才会打开,思考的深度才有纵深在,如果你只是提高说我应该怎么样优化这个翻页器,太小了。虽然很容易做,但是实在太小了,而且不会有什么利润。
再往上走,牵涉到相关资源,这个时候强烈建议就是破界创新。我们盯着翻页器的时候也不要盯着翻页器,想想怎么破界,以及我们用精益创业的方法去尝试、试错小规模,小批次快速迭代快速改进。
那么从单一要素一直到精益创业的话,我们就从低层思考一直到前线落地都可以把它快速的跑通掉,而且可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那么我们大家可以回去想一想怎么样我们可以一起的用第一性原理思维一起从头想,一起搞把大的,因为第一性原理就适合搞把大的。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课程总结】
最后课程回顾一下,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聊了什么,如果大家只能记住一个信息的话,建议就是记住说每一次当你在思考一个关于How的问题,你停下来说,我暂时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要把它转化为一个Why的问题,思考一个关于行业本质,关于用户任务,关于行业大势的一个问题,你要换一个问题思考,思考完这个问题之后,你得出了关于这个问题本质的一个答案之后,然后再去找到跟这个问题答案相关本质解是什么?然后再解决问题。
绕一下解决问题,回到山脚下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在山腰上解决问题,这样子我们才能看得见山脚下的缆车,才能够乘着缆车弯道超车,对不对。
191109【第一原理】辅修课-任鑫最后可以让每位同学可以自己练习一下,就是你最纠结的关于你们公司的一个如何的类型,你最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一个How的问题,比如说如何让我们可以大规模的搞定一堆的优秀的设计师加盟我们公司然后你所在的行业有什么相关的要素在十倍速变化,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一定要打一个底。
再想想你所提供产品的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在哪一方面发生怎样的一个变化?比如说他买一个钻头他其实不是为了买钻头对不对,不是为了使用钻头很爽,他其实为了打一个洞,打一个洞可能是为了挂一幅画,挂一幅画可能是为了让客厅更漂亮,所以的话他到底为了什么来使用你的产品,他的生活当中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这件事情。
那么最后的话,基于上面两个的问题的回答,你会如何把如何这个问题转变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如何把你How的问题转变为Why?混沌的意义就是激发我们深度的思考,让我们提出更好的问题,提出更好的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答。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说答案不够漂亮,不够简单的话,一定是我们问题没有提好。
所以让我们深度的思考打开我们看到市场空间,想深入一点,从行业出发,从大势出发,从用户任务出发,各层出发把它往下沉,深度的思考,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让我们来找到更好的答案破局
谢谢大家今天我们的分享就到这里,让我们用第一性原理一起搞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