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想法

本文内容告诉我本文名字很难起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白莫

下午不知为啥突然又想到了李小龙的那句名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虽然我不懂功夫,但对李小龙或其他的武术家们也颇为好奇并感兴趣,可能和男性血液里的某种暴力属性有关,也类似于如果一个男性本来对摄影器材毫无感觉但若非要他摆弄一下三脚架他就像爆发了体内潜藏的小宇宙似得把它摆弄的服服帖帖一样。扯远了。事实上这句话最开始并非出自李小龙之口,而是来自于明代翟汝稷的《指月录》,又称《水月斋指月录》,是一部禅宗大典,南怀瑾颇为赞赏。具体我自然也没读过,知之甚少。但可见李小龙的文化修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武夫。仅仅就我看到过的极为有限的有关李小龙的资料或文字(至今还未读过他的书以及写他的书),与其说他的武术的实战型、到底能不能打过谁,更能让我向往的是他的哲学思想,与其说他是个武术家不如说他更是个武术哲学家。他的截拳道我完全不懂,仅仅看了一点文字材料,大体知道其思想根源是水,水的无形,放弃了套路并能利用一切无形与无限化为招式等等。

我倒并没想写功夫的内容,或是李小龙,外行人写内行简直是自取其辱。但不管是这句话还是李在电影、讲学中的输出,他让我察觉到了人的多样性和包含能力。这不得不又说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似乎我们难以掌握它更别提掌控它,我们无非是饮用、洗漱、灌溉、游泳、划船等等,都是在与之相处,和气也应不忘敬畏,并向它学习;有点太极的感觉。秉持了中国的道家传统精神的“水”、李小龙、截拳道,通过这些介质又能给更多的人诸多启发。学习、做事过程中,自然有像其学习的可取之处。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的本意本为好意,是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周虽旧邦,其明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可惜不知道历史在哪个拐点时其意变成了不择手段了,是为可惜、可叹;与截拳道的这句核心之句实为异曲同工。

无论是哪句话,它给人带来的启发至少会有一点,是解放。解放了思想,也从有法有限当中解脱了出来。仿佛让人一下子呼吸到了乌云之上的清澈空气,那真是天启一般的舒畅,通透、沁人。离我目前最近的又一个相近的感受依然是读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里面有一句是说人只有跨越了自己的专业才能更通透(大意)。不拘泥一章一法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格斗高手随机拿到手边的任何物件儿都会成为锐利的武器。想必这样的道理也可以被挪到其他所有领域吧,挪的多少或许不一,但应该可以借鉴到起码是些许。

至于说这样的描述与“不择手段”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呢?这似乎是云山雾绕的道家在理论上的一个软肋。如果按照现代科学思维,学习一项技能或做一件事需要时间这大家都是能接受的,但道家更喜欢讲悟,这就不是谁都能理解的了,以及更不是所有时代的环境和风气都能接受的了。那么“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便说什么的都有了。更诟病的是其中不乏浑水摸鱼的蒙事之人,让这样的文化瑰宝蒙羞,实在是大大的不该。难以证明或证伪的道自然在很多情况下处于尴尬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总之我再借一次茨威格的说法(意思)吧,全文核心描述的这种文化形态就像艺术,在面对大环境或是诸多情况的变化中它很难有实际和立显的作用和成效,但对于个人来说,它是极大的安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