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欲念驱使?那就让宗教约束你!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大盗东门吹风

开年「啃」一本大书:《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搁在我书桌上已好几个月,或许是因为厚的缘故,一直没勇气拿下。

这本书的题目很大,就和我们学生时代写作文一样,这么大的主题,没有一个小的切入口,根本写不出笔记。找不到切入口,那就从源头开始吧!

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产物,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所以这个源头当然从人讲起。

人有本能,就像原始人遇到野兽时的反应:打或者逃。怕死和享受都是本能,老孟(孟德斯鸠,下同)说,人「作为感性之物,必受各种情感欲念驱使」,就是本能在作祟。

「人作为自治之物,乃有局限之物,必出现无知与犯错情形,甚至会丧失仅有的粗浅知识。」

但在一个群体社会中,每个人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那势必会让整个社群乱套,这就应了那句「最大的自由就是不自由」。

于是,在大自然的感召下,神出现了。再拥有智慧的人或许会不敬畏族群的同类,但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却奉献了足够的畏惧和忠诚!最原始的人们借神之口告诫成员们:召唤出你的理性,管牢你的欲望!

老孟相信上帝,所以,为了不让人们「随时可能将造物主抛诸脑后」,他说,「上帝以宗教法提醒其履行义务」。

于是在战斗时,战士不会因为害怕被杀而逃跑,因为宗教会在身后评判;在族群生活时,被肉 欲诱惑的人,还是会停下来先想一想后果,这么做的负面评价将会给他带来什么。

有了理性,人类就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最终站上了这颗星球食物链顶端。所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讲,人类的自律终究还是得到了正面的反馈,成就了如今的人类!

可以说宗教是将人类理性唤回本体的哨音,尽管人类社会后来将神权的宗教法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法律,但很多国家还是保留着宗教的印记。

说到底,原始人类的信仰,源自于恐惧,恐惧则来自于无从捉摸的虚无。让原始的人类遵守规则,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虚无的宗教来约束!


书籍:《论法的精神》

作者:孟德斯鸠

翻译:钟书峰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