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一)时间都去哪了
下午,走在路上,看着满路都傲然开放着的波斯菊,想起了一首歌,是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
妈妈说,下午会来收割机收稻谷,要来帮忙。想到暑假刚种下的秧苗现如今已成了金黄的海洋,不免欣慰。时间啊,终是有魔力的。
与其说是时间的魔力,倒不如说是耕耘的收获,毕竟事在人为。有人把教育比喻为农业,虽然有所偏颇,却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农业要遵循农时,告诉我们要注意教育时机和阶段特点。农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慢,需要等待。这一点上,教育也十分的相似。之所以自己不敢教高段,是因为高端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思想已经固化了,要想改变,十分困难。而一年级就不一样了,一切都是最初的美好。一年级还有个特点,就是没有人接手过,所以比较好去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成长奠基,需要一年级有一个好的开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交往能力等。也很期待这一届的一年级在这一年的学习里会有怎样的收获与成长。前一年也用心地教着,到自己也是处在成长期,也会有较多的局限,也会有问题没有发现到,或是处理得不够好。
时间走得很快,所以得时时提醒自己多学习,不负韶华。
(二)今日事今日毕
学生时代的拖延习惯绵延至今,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一旦没有改正,恐怕这辈子都做不好“今日事今日毕”了。要突破自己,要突破瓶颈,了就要要勇气和专注力来改变自己,战胜惰性。人其实是习惯的动物。好的学习其实特别需要习惯的支撑,这一点上其实自己是深有体会的。
如果有两三天不读书,就很容易重复自己,存在着低水平的建设。所以,学习是不可以间断的。在今年,自己一定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因为每一天都有要做的事情,一旦拖延,必然会导致后续工作的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完全影响了后面的工作的顺利完成。导致“债台高筑”,永远没办法完成好当天的事情。
要养成这个好习惯,从日更开始。不论如何,一定要在睡觉前完成当天的日更,除非特殊的情况除外。随着字数的增加,每天的日更也有不小的压力,但是不能退缩,而是要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坚持10年,也许自己也会感动,这便是最近几年的规划。
好习惯会形成好品质。学习品质也非常的重要。好的学习品质使深度学习更容易发生,也更容易使人在学习中走向核心素养。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是先要提升教师的素养。或者说实现学生地更高水平的学,需要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教的方法。
(三)周末絮语
在看《王牌对王牌》第四季,其中有个环节叫传声筒。往往在这个环节,会闹出许多的笑话。因为,第一棒的人看的的题目,要通过表演让下一棒的人明白,而这样的表扬往往漏洞百出,因为存在着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很多的时候,事情到了最后一棒的人这里,可能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看到这里,我想到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往往如果教师解析不准确的话,简直贻害无穷。
有次音乐课,自己就教错了一句,后来不管自己怎么纠正,学生都很难改过来了。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先入为主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与其反面。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一定要让正确的思想方法“先入为主”,并且要及时地巩固夯实好,这样就能保证学生不容易犯错了。
看电视节目,佩服导演才智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万玮老师说过的:教师要具备好的学习策划能力。我们都知道,学习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组成的,而学习活动,就需要好的组织和策划。
一旦提高到策划的高度,就需要整合学习资源,梳理好学习流程,把握好学习材料,使教教材变成用教材。
一直在纠结公开课的导入究竟是算数好还是叫讲故事好。算式只是简单的计算,而故事则从生活经验出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产生学习的迁移。试完了课再决定,到时再修改课件。
(四)遵循学习的规律
这一条是《给教师的5把钥匙》里的第4把,遵循学习的规律。
原本是预计今天晚上看完的,因为在补日更,所以没有时间看。自己首先就没有遵循时间的规律,这样下去是万万不可的。
明天下午之前,看完三四两部分。遵循学习的规律,就是要有“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预习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好的预习,使学生走在老师的“前面”。这位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学习背景,这样的话“最近发展区”是很容易的事情。往往在新课的时候,都存在着有人没有预习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呢?答曰:给时间学生先把书看一遍。时间上尽量在五分钟以内。
对于预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又要怎么样让其“吃好”呢?答曰,注重原理的讲解和知识的拓展。
那么中等生呢?答曰:先吃饱,在吃好。必须在夯实好基础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
那么,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学上的循序渐进,有梯度,有思维的进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总体而言,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最终产生深度学习,使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遵循学习的规律,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一定要珍视学生的错误,学习是在试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至于走去,正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