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走出忧虑的泥潭?
最近发现自己的忧虑意识怎么那么强,老是为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忧。
刚考完公务员就在担心面试的问题。早在几天前就通知的面试。从那天知道开始就一直忧虑到现在。
老师担心自己能不能考过,如果自己考过了孩子怎么办?担心孩子。
我觉察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不想找到工作,不想离开孩子,我想陪伴他长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输上,媒体上,都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三岁之前的陪伴尤其重要。
作为一名发展心理学研究生,这个道理怎会不懂。
一方面觉着自己研究生不能白读,得为社会做点贡献,得体现自己的价值,对有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又希望陪着孩子,希望可以给他最好的陪伴。
那么多的工作机会,我都没有抓住。虽然有点小懊恼,但我更多的在潜意识层面,我知道我是开心的,因为我又可以有一段时间可以陪着我的孩子。
明天的面试是一所中学的心理辅导老师,这是我很希望获得的一份工作,如果我面试上了,我就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心理学,把兴趣变成职业,这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
但是我还是在犹豫,我担心自己明天会失败,担心自己笔试过不了,担心自己面试不行,是讲抓不住重点。我还担心万一成功了,我就要去上班了,我离不开我的孩子。
一想到上班要离开孩子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立足就在眼睛里打转,我也知道如果我真的去上班了,那也没什么,习惯了就好,但是就是过不了心里的这个坎。
我是学心理学的,能觉察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就应该也能解决问题的所在。
我很忧虑,忧虑,我找到工作将离开孩子忧虑我会失败,找不到工作,这是多么矛盾。
如果我的忧虑实现了会怎么样?假设第一种我明天面试失败了,我的心情会怎样呢?应该有一丢丢难过,因为又失败了。
但是还会有一丝丝的小开心,因为又可以理所当然的在家待一段时间。
如果我面试成功了会怎样呢?会不会很开心,当然会开心,但是。不是那么开心,因为我要离开我的孩子。那是开心多一点还是忧虑多一点?
我想应该是。开心多一点吧,因为事情有所发展之后,事情就在一步一步推着你向前走,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忧虑,必须前进。
孩子现在一周半多了,跟着奶奶应该可以很好的生活,他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我在担心什么呢?
我潜意识中的生存担心是什么?我怕孩子太过于依赖奶奶大于依赖我这个妈妈,我怕孩子不爱我。
我怕那些其他家的孩子一样,妈妈在外打工回来还是晚上还是要喝奶奶睡。
这就是我深层次的担忧,担忧孩子和自己产生隔阂。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我不想让孩子觉得被抛弃,也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和奶奶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最后我决定放下忧虑,我终有一天会找到工作,我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我们终有一天会完成彼此间的分离,顺其自然吧。
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胡思乱,把精力用在那些需要我用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