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鸿蒙的态度来看,国人的耐心只有几个月,如此这般怎成大事
华为是一家普通的技术公司,在遭遇美国打压时,表现得却不一般,没有像中兴那样一击就垮,也没有如法国阿尔斯通的结局。
美国的施压从硬件开始,接着蔓延到行业标准和软件,谷歌、高通、博通、微软、SD存储卡协会、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JEDEC协会等公司、行业组织陆续施压华为。华为面对如此频繁的出拳,没有任何退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华为也亮出一件件“备胎”,面对华为的不屈和一件件“备胎”,多数施压者不战而退,这就是“后手”的力量。
美国人对中兴的套路,在华为身上明显失效了。面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兴没有准备,而华为有备而来,成为扭转被动的关键。
华为的强硬和B计划,是美国没想到的,也出乎多数国人的预料,引来一片哗然,有人振奋,有人不相信,多数人则是善意的期待。
事情总有两面性,好坏总是在转换。
美国打压华为,而华为没有被打败,让全世界都看到,一个国家将一个企业列为对手,说明这个对手有着特殊的力量,特别是美国对华为5G不遗余力的压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华为5G技术的先进。难怪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感慨:“没有特朗普这么“宣传”,全世界人民不会知道华为这么厉害,这么好。”,可以说坏事变成了好事。
当华为的芯片、地图、专利、标准等等坐实,在相应的领域击退对手的打压,让所有人看到华为的实力后,却有一样东西悬而未决,那就是鸿蒙操作系统。
鸿蒙操作系统成为事情好坏转化的关键。
在华为透露鸿蒙操作系统消息后,从开始的一片赞扬声,到后续几个月华为对鸿蒙操作系统定位表述的反复,从开始的可以用于手机,到不是为手机开发,有些人开始显得没有信心,质疑鸿蒙操作系统的存在,说鸿蒙就是“哄蒙”,直到8月初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并且宣布虽然鸿蒙系统是下一代物联网操作系统,但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很快用于手机,这种质疑声才慢慢地平息下来。
对鸿蒙操作系统的质疑,反映了国人焦急的心态,本质上还是不信任华为的技术力量。然而从海思芯片的研发,华为5G的表现、数量领先的专利和每年千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来看,华为已经进入世界科技公司的第一阵营,竞争对手是谷歌、微软、高通等一系列世界一流公司,如果华为没有相当的实力,是不可能与这些公司竞争的。在硬件方面有所准备的华为,在软件方面必然有相应的准备,华为不可能用一条腿走路。所以华为必须开发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必须形成生态,这是华为实现竞争的关键,如今,在新情况下,在美国打压时,成为活下去的关键。
对鸿蒙操作系统的质疑,反映出国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今天播种,明天收割,违反了科研规律,多少中国企业的失败就是输在急功近利上,多少国人的平庸也是因为急功近利。物联网还没有到来,与之相应的操作系统当然不可能成熟,现在拿出鸿蒙操作系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谷歌的Fuchsia也是今年才开始布局。
在鸿蒙操作系统坐实后,又有人开始说鸿蒙就是安卓套了一个壳,又放出一些截图作为证据,华为暂时没有回应。
华为志在高远,任正非曾说:“5G就是一个小儿科,过于被重视了,其实5G就像螺丝刀一样,只是一个工具,螺丝刀可以造汽车,但它并不是汽车,离开汽车它没有实用价值。5G提供高带宽、低时延,支撑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才是大产业”。一个致力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公司,面对物联网这一基础生态,硬件做了充足准备,会不准备软件么?难道华为不知道软件才是生态的关键,华为可能用安卓套个壳去应对下一代物联网应用么?这些问题稍微想一想就会有答案。
当然,鸿蒙操作系统何时开始准备,目前的成熟度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不可能拿公司的前途开玩笑,安卓套个壳更不可能形成新的生态。鸿蒙操作系统以及建立在其上的生态系统,对华为的未来极其重要,在当前来说,也是华为活下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