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风景
这个周末,适宜旅游,却不适应爬山。
回家做清明前,儿媳妇就建议凑礼拜六下午的空闲去大山玩玩。我知道上个月底,大山刚刚开办了桃花节,现在去大山,桃花大抵是凋谢了,热闹劲也消减了,去一趟估计不过是走走过场,喊一声,大山我来啦!而已。其实我还知道,儿子儿媳是在大山脚下的周潭中学读完高中的,也许他们是想寻觅一下曾经留过的足迹,还有青春欢乐。
午后,手机显示二十二度,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舒适而清爽,像是品尝一种可口又不油腻的蔬菜。阳光普照,云淡风轻。去大山的路上,麦田荡漾着碧波,油菜黄花点缀在枝头,路边间或能见到一树花红,一树花白,像火把,像纱巾,让平常的乡村有了诗情画意。
从330G道到澄英,再经周潭街的边缘拐过一条无名小道,穿过一座小石桥,就见到左边一条中间绣着三色线条的黑色路面,这就是去大山脚下的道路,依着小河,傍着人家蜿蜒游向西方。路边的香樟高挑修长,足足有头十米高,阳光透过还不茂密的枝叶泻下,留下一地斑斓。
前面车子愈来愈多,人愈来愈密,路边摆着饮料、玩具、烧烤的摊点依次退却。徐徐向前,宣传桃花节的横幅依旧在头顶上鲜艳,但路边的桃花已渐渐隐去,叶子绽满枝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世道没有永久的盛宴,也许放下,才会有更多的收获空间。
车子滑了一个弧线,停在了路边,我们下车顺道徒步前行,脚步明显一步步抬高。我落在他们身后,是给孙子买了一把双管玩具水q,试试,像儿时玩过的击水筒。记得做这种玩具得选一节修长的竹竿,在竹节中间用钉子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根筷子,头部绑扎一些布头,塞进竹筒,类似于医生用的大号注射器。
凉风习习,春意阑珊。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笑意。
香樟树到了山脚下嘎然而止,像是一个送客的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黑色的路面也换了砂石本色。面前是时光在两山之间撕开出来的一道大口子,大大小小的卵石星罗棋布,山的满腹心思随一条欢快的清溪汩汩而出。
站在一块巨型岩石上,我仰望群山,翠绿中铺染着淡青色,间或有一抹浅白,一抹深紫,一抹嫣红,一抹鹅黄。在天空湛蓝色的背景中,远山如淡墨勾勒,若隐若现。儿子他们等不及似的,顺着上山的台阶,一头钻进山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