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儒道释易文化苑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

六祖法宝坛经 忏悔品第六(六)

2018-01-16  本文已影响25人  安徽张俊生

六祖法宝坛经 忏悔品第六(六)

(博主注:前面说了“一体三身自性佛”,这三身佛就是佛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和百千万亿化身。佛教认为,只要成了佛,一个人就具有这三身乃至十身千百亿化身。六祖创新之处在于突出“自性”。他认为“一体三身自性佛”,法报化这三身,都离不开自性。本段就讲三身佛的第一身——清净法身佛。六祖认为,人性本质清净,如日月当空,但有时被密云所遮。修行就是要自破迷惘。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什麽叫清净法身佛呢?即是说一切的世人,他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所有的万法,都是从自己本性生出,怎麽说呢?当你想一切恶事的时候,就有一种恶事行为现出,若你心里思量一切善事,就有善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一切善恶诸法是由你自性中生出来,这就像天常是清朗,日月常是明照,但因为虚空中有浮云,将太陽光覆盖,所以就上边明朗,下边黑暗,若忽然遇到一股风将云吹散,使得上下都明彻,那所有万事万物都会朗然俱现,人性常浮游,就像天上云彩似的。

(博主注:“世人性本清净”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理论根据。注意六组这个理论和儒家的性善性恶论截然不同的,但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倒的确受了佛学影响。湛若水说阳明“少时五溺”,其中之一就是“溺于佛老”,确实不假。)

你若有智就像有太陽,有慧就像月亮一样,虽般若智慧常常明照,但若执著外边的境界,则被妄念的浮云覆盖自性,变得愚痴而得不到大智慧,假设你遇到明眼善知识,听闻真正的法,而把自己的无明烦恼及迷妄除去,则内外明彻犹如琉璃筒一样,在自性中万法朗然,你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就像天空无云,所以说:“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心若平时什麽灾难也没有,意若定时什麽事都吉祥了,又清净的心现前,就像睛天无云,所以说:「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又说:「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慾断尽真福田,」你妄想心止了,贪念也绝了,这才是真正富贵的人,有贪心的人就是穷人,即使他有些钱,但并不知足,所以就生出贪心来,私慾就是自私和慾念,若能没有私慾,就是真正的福田,你能这样就是清净法身佛了。

 善知识,自心皈依是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你们各位,自心归依自性,自己能回光返照,这是归依真佛,什麽叫自归依呢?就是不要自性里存不正当的心,什麽叫不善心?就是恶心、嫉妒心,切记不要嫉妒他人,为什麽你愚痴呢?就因你生生世世嫉妒人家聪明,所以自己就愚痴了,嫉妒人有才能,所以自己就什麽能力也没有,就不如人,谄曲心:不要有谄媚弯曲的心,吾我心:即什麽都有个我,吾我都是一种贡高的心,诳妄心:不要有诳妄自大的心,轻人心、慢他心:即轻视他人的心,和骄慢的心,邪见心:即无论见到什麽境界,不往正当的地方想,而想到邪的不正当的地方,贡高心:即总觉得自己比旁人都高都大,这些心都要除掉,及所有一切不善的行为都要舍却,要常知自己有过错,不说他人是非善恶,能如此就是自归依,其次常要存谦下的心,对任何人都要恭敬,这是见性通达无碍,也就是自归依。

(博主注:禅宗讲“自皈依”,其实就是儒家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君子慎独”功夫。民间常说:“闲谈莫论人非,闭门常思己过。”源头久远,略见一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膜拜!)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