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我却损失3000元

2022-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微享融Mr哲白

01

你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吗?

在网上购买一件衣服,收到货,打开试穿后,犹豫不决,说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也不知将衣服是留下还是退回。

于是开始向外部请求帮助:

询问伴侣,态度漠然、冷嘲热讽,甚是郁闷;

询问隔壁同事,众说纷纭,仍是无果;

询问朋友,朋友结合外部环境,给出忠诚建议,心中甚是宽慰。

翻看图片,仍迟迟拿不定主意……

下班回到家,马上更换衣物,照看镜子,反复确认,拆了穿,穿了叠。

最终决定把上衣退回厂家。

你有想过吗?

买个上衣,为什么这么大费周折,最终却空手而归?

时间成本,沉没成本,决策成本,心情成本,金钱成本等全都无功而去。

我曾经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买个45元的上衣,因为拿不定主意,不知选哪个颜色好,既想要亮色又想要衬得皮肤白,还想要看起来帅气。从上午9:00一直持续到12:00,挑挑选选,而在此期间我无意间错失一笔3000元的订单。

再加上3小时期间我损失的各种成本,远不止3000元。

为买件上衣未免付出的成本太大了!

既要、也要、还要,想得到的太多,最终迷失了方向。

如若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其他不作要求,想必是另外一番景象。

比如,知性、端庄、大方,是你追求的穿衣风格。

那么,定位1-2个商家,直奔而去购买即可。

02

波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亦如此。

想得到的太多,给与的太少;

想拥有的太多,放弃的太少;

考虑自己的太多,考虑他人太少。

想要得到什么,你得学会先付出什么;

想要得到什么,你得学会先放弃什么;

想要得到什么,你得学会敢于取舍。

想得到他的真心,就不奢求他的美貌;

想得到他的富有,就不奢求他的陪伴;

想得到美好形象,就不奢求美食甜品。

比如说,既想得到丈夫的体贴与关怀,又想让对方挣到更多钱,还希望对方很浪漫,全世界的好似乎都希望自己占上。

现实一点吧,哪有那么多的完美主义呢?

世界本就不完美,何必呐喊强求呢?

你自己完美吗?

完美,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期望。人们只可能无限接近,但不能达到。

既要也要还要,到最后只能什么也没有!

有句话说:人生不是“既要、也要、还要”,而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其他不做计较。

03

有时候,这种心理时不时就会冒出,怎么办呢?

存在这种心理,很正常。

其实这要源于人类大脑的进化历程。

在地球上,几十亿年前出现了生物;

直到3.6亿年前,在爬行动物的身上才出现了本能脑。本能脑结构简单,是一块反射结构,使爬行动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本能的反应。

直到2亿年前,在哺乳动物的身上出现了情绪脑。哺乳动物,恒温。情绪脑可以使哺乳动物在环境中趋利避害。

到250万年前,在灵长类的动物上出现了理智脑。位于我们大脑前额区域的新皮层。直到20万年前,理智脑才成形,赋予我们智慧。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相对于本能脑和情绪脑,力量非常弱小。

大脑一般会有860亿个活跃的神经细胞,而本能脑与情绪脑占八成,并且两者连接心脏,优先获得血液的供应。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做的决定或选择都来源于本能脑和情绪脑,理性脑很少参与决策。

所以,想得到很多,也就不足为奇。

想克服这种心理,就需要理性脑发挥作用了。

通过学习,提升认知。

利用理想脑的智慧发号施令于情绪脑与本能脑,逐渐强化,形成习惯。

比如说,做事之前先思考,此事的标准是什么?做事的流程如何建立?通过此事你想达成什么目的?至于其他,不再祈求。

否则,只能是庸人自扰之。

与君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