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9年1月6日,阴,周日
寒冬腊月,今天正式交腊月,进入腊月都是年。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也是一起欢聚的时刻。窗外的雾霾阴沉沉的,有一丝光亮。大姐在医院招呼母亲发来了照片在按摩椅上。偶尔能听到从岗东村传来的鸡叫狗吠声音,新火车站投入使用,而冬天的早晨火车鸣笛夹杂车流声,又一天开始。
我去红庙路找郭老师,他给我打过电话,一个人不知道最近怎么样,我趁着母亲入睡大姐招呼的间隙过去,还是老样子,小院的红铁门锁着。大姐晚上陪护,身量大,一个床睡不不行,看能不能买了简易陪护床。医院里拥挤不堪的病号和家属,有的是租床,有的是买个简易的陪护床,上面敷一层尼龙布的那种。
从中州路到七一路,围绕医院周围大多是卖医药和医疗器械的不下一二十家。跑七八个店都没有。直到到一个店里,店主告诉我最近病号多,这种简单的一次性的床也就是几个月的光景,已经没有货了,要等两天。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跟老伴说,病也没治好,钱也花完了,人也死了,一头不落一头,看看医院里的病号,真揪心啊。跑了几个店才在一个医疗康复点买了简易折叠床,75元。
1
连续用药,又加上昨天吃了高主任的衣服六味中药,今天早晨居然解了手。吭气的肚子像个鼓,走路蹒跚无力。母亲拉这我说怎么没有一点力气,腿就像腾云驾雾一样,我说得病都是这样,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没劲。窗外的阳光似乎要探出头的节凑,时耀时隐,三里河的轰鸣声一如往常。临床的两位病友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付大姐给我打电话,说在红庙路给母亲买了两只鸡子,补补身子,还给小孩买一兜排骨。其实她已经在医院。天寒地冻的骑着电车来医院,令我感动和温暖,还有她可爱的儿子的祝福。人的事情,好多时候无能为力,只有顺势而为,应时而动。一再嘱托好好照顾,有事联络。时穷节乃见,总是在一些往事中才体会到人情冷暖。
原本看起来要放晴的天又被雾霾笼罩。母亲又一天未进食,肚胀如鼓,而疼痛难忍。姊妹几个守在床前,说一些过去的事。因为还要修改几篇敬老助老活动的材料。给母亲做的清炖鸡汤,母亲一口未吃,大姐和妹子也未吃,只是偶尔喝了一点水吃药。今天没有吃止疼药,情绪烦躁,唉声叹气。妹妹给我商量,想先回家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我说可以回去先把母亲的住处收拾一下。
2
道雨给我电话,想见面聊聊天,但因为医院的事一拖再拖。一个在农村留守儿童出来的年轻人在城市打拼受挫奋起,买一处居身之所。想来也是积攒多年的愿望。我说盖房起屋都是大事情,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合同产权,最起码有个中间人,现在经济形势不景气,各方面都要注意,如果深陷其中漩涡,后悔莫及,已经变得不确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智慧考量。
下午的天气渐冷,雾霾笼罩,输水一直到四五点钟,用药之后又似乎有些缓解。大姐给母亲换换衣服,然后领着去甬道上转转,做十分钟按摩,长时间卧床身体板的疼,母亲还说腿轻飘飘的。没有吃饭浑身难受,姊妹们三个提议,跟母亲坐在床上四个人自拍一下,几年没有一起照过合影。愿时光善待每一个生命,让一切慢些更慢些。
一连串的病房、医生、家之间奔波,有的时候会压的喘不过气来。我钻到二十二楼,田七已经霜冻了,仙人掌坚毅如初,透过一边看到白河的淯阳桥,车站路的车流,七一路的游园,梅溪河三里河的步道,在灯火阑珊处变得,灵动活波起来。我在想这个世界里的人,世间万物的长度是怎么丈量的。
3
往医院拿一条被子,大姐要晚上住在病房里陪房。伯们大哥也打电话问母亲的病情。儿时经常在一起逮兔子、知了、鱼,留下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今年玉器生意不好,原来的活不行了,就跑到河北去修地铁,叮嘱安全第一,要侄儿阳阳多接触人,学一门手艺。以后生活,有一门手艺最为可靠。
跟大姐一起去书房聊聊母亲的事,也看看我收藏的三千多本书,这是一个两年前学开车偶得的一个爱好,通过一本书去找寻一些失去的岁月和故事,其实是一件惬意的事。甚至有时候觉得,每天淘一本书,闲翻几页,这一天就过的有滋有味,就像嗜好烟酒的人,不吸烟不喝酒,就觉得食之无味一样。
起了风,车站路车来车往,摇曳的梧桐树叶,还有匆匆忙忙进出医院的人。母亲一天就这样过去,病房里渐渐声音小了起来,外面的车流轰鸣而过,一天就这样过去。似乎意犹未尽的是能否祈求母亲平安,好好的活着。
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益博社会工作冬日医院誌之十|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