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

剧集 | 我们与恶的距离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1人  zhouie

2019年初,这部台湾剧情片刚刚开播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段时间花了点时间看完它,总觉得心里有点小膈应,想着写点什么。法律题材的影视作品,我总是爱看的。还记得港片在大陆盛行的时候,每次在看到激烈的法庭辩论、审判长敲锤宣布判决结果的镜头时,会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满足感。仔细来想,这其实是一种在旁观事件中流露出的“正义感”得到回应的心理满足,这种正义感并不复杂,往往很朴素但缺乏理性。

而这部剧却是将网络时代下这种普遍泛滥的、廉价的、自私的“正义感”推到镜头前。“人们在围观事件中,所传递出的情感往往都是不够理智的”,这句话更像是一句大话空话,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情绪往往凌驾于理智之上,更何况当下的网络世界里隐匿着那么多“键盘侠们”互相撕咬。当然,这也与我们的媒体发生太多变化有关,就像剧中“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的那句吐槽,以前那些我们奉为权威的媒体如今越来越只会捕捉即时新闻,往往深度不足却是大张旗鼓地传播开来。所谓媒体大爆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着上帝视角。你们可以随便贴别人标签,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网络暴力所能造成的伤害真的远超我们的想象。

除了讨论网络世界里的“恶毒”,这部剧也从一名法律人的角度引导观众去探寻犯罪的根源。王朔,一位常年与刑事案件打交道的辩护律师,他的职业理想是——“法律在保证每一位罪犯都能得到应有惩治的同时,也应当在探究案犯心理行为上多花点精力和时间”。

剧情从震惊全台的一宗无差别杀人惨剧展开,罪犯李晓明落网后一直拒不配合警方交代作案动机,也不愿意会见自己的家属,只求一死。凶杀案夺走了太多无辜的生命,也给民众正常生活带来不小的恐慌,对台当局也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这也让“尽快处死凶手”不再是简单的刑事犯罪判决,而上升为带有一定政治影响的社会舆情案件。当然了,这样一起案件不仅伤害了所有受害者家庭,也是让案犯李晓明的家人被贴上了“罪犯亲属”的标签,而这种“原生之罪”让这个家庭遭受了无尽的谩骂与谴责。母亲被迫小摊贩卖维持生计,父亲开始酗酒浑噩度日,妹妹李晓文无奈辍学在家躲避,两年后改换名字才重新步入社会。

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个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当看到这位母亲推着贩卖车,吐露出这番心声时,我泪目了。

这样一起无差别杀人案的凶手,他的辩护律师自然很容易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更何况,在所有人都呼吁处死凶手的时候,这样一位律师却站了出来,整整两年时间,一直坚持为凶手辩护上诉。其实凶手并没有抱着能活下去的希望,而律师同样没有想着让凶手逃脱法律制裁什么的。为凶手辩护上诉,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为了探究这起惨案背后的真相。这是他作为一名法律从业人员一贯以来的职业信念,他的心中有着一个法治世界该有的理想状态。但很明显,对于扮演“吃瓜群众”的绝大多数人,才不想去理会这些远大高深的道理,他们只想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怒。

看过的朋友可能也会觉得后面几集的剧情开始走温情路线,有些突然,在主线和内核上也显得“掉价”。这种看法我是部分赞同的,无意去揣测编剧的想法,仅谈点自己的理解:这是一部社会纪实类、现实题材的剧情片,故事整体背景已经给人低沉压抑的感觉,所以它必然需要一点爱和光亮在恰当的时候去温暖观众,抚慰人心。心理医生宋乔平,就是那点光亮。不管是她与男友甜蜜的办公室恋情,还是在医院精神科工作时的亲切明朗,都能让人在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松一大口气。

其实写到这儿,思绪已经被打断了。回想整部剧,给我带来的感情基调依旧是很沉闷的,很压抑,但在我看来这不是意味着失败,或是导演编剧很丧什么的。相反,这部剧很成功,很有思想和立场,它就像一道思考题,一面镜子。看一下剧名,我想它表达的应该是,每个人都是有可能触碰到“恶”的,不过是“距离”长段的区别而已。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的那起“杭州女童失踪案”,残忍夺走女孩生命的凶手是“恶”,那些不明事实就疯狂炮轰失踪女孩家人的网民们何尝不是另一种“恶”呢?值得深思的是,“恶”意味着伤害他人,而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不计代价的念头一旦萌生壮大,我们与恶的距离便也消弭无形了

此刻坐标中国广州,晚安,好梦🌙!

希望你我的梦里一样没有恶念,没有伤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足够勇敢🔆,足够善良❤。

封面图源:Paula Hsu(In Behance)。
正文图源:豆瓣电影、时光网。

微信公众号 / 北岛向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