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读书笔记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18人  Fanny风

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

如果人们认为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就能带来幸福生活,那么在基本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去解释人们为什么不幸福当然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但仍然感到不幸福,那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已无法解释人们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想搞清楚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似乎是不幸福”。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而不是财富

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

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所以作者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

幸福的汉堡模型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幸福的汉堡模型,一般我们可以分为四类人生:

1.忙碌奔波型:只为了未来利益忙忙碌碌,他的当下是痛苦的,不快乐的;

2.享乐主义型:只享受当下的眼前的快乐,而不追求未来的利益;

3.虚无主义型:生活没有意义与追求,当下也不快乐;

4.感悟幸福型: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作者说: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不要问自己“是否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或者未来的幸福”,而要问“如何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的幸福”。当然,眼前和未来的收益有时是冲突的,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确实容易顾此失彼。但大多数情况下,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

《幸福的方法》读书笔记


MPS模式

MPS模式,指的是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

寻找适合的工作(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热情)通常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MPS MPS三圈交集


打造幸福圈-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心理学家唐纳德·W·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做过一个研究: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要比不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更富有创造力。当孩子们在母亲身边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时,他们的创造力是很惊人的,也可称为“创造力圈”。在这个圈内,孩子们勇于去尝试,跌倒了自己可以爬起来,原因是他们知道那个永远无条件爱他们的人就在身旁。成年人由于经历比较丰富,不需要像孩子那样一定要离亲人很近。对于我们而言,只要知道有人在关怀着自己就可以产生同样的安全感。无条件的爱所带来的力量,等同于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幸福圈”。若身在其中,我们就能勇于追求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

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

心理学家蒂姆·卡瑟通过研究指出:时间上的富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富裕,代表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追求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享受快乐。相反,时间上的窘迫给人的感觉是经常性的压力、忙碌奔波、工作过量,以及挫败感。要想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简化生活是一个最佳的方法。这代表“捍卫”我们的时间,学会说“不”(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代表对生活进行排序,并且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放弃其他一些琐碎的事。幸运的是,做得少并不代表做得不好。

当我们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我们所威胁的是自己完整成长的机会,无论是算得出的成果还是在财富上的损失。像超级企业家摩根所说的,“一年的工作完全可以在9个月里完成,不能12个月都工作”。有时候,少做一点事情反而可以带来更多成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