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旅行·在路上读书

生存的正确方式:在路上——《一个人的朝圣》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101人  雪木兰
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春天时读过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作者:Rachel Joyce)。

书中,主人公哈罗德收到朋友奎妮寄来的“最后一封信”,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但在去回信的路上他却改变了主意,决定去看她,于是逐步开启了他的不可能的朝圣之路。

在将近三个月时间、600多英里的路上,他遇到了很多,想起了很多,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也将妻子莫琳从失去儿子的中解救出来,更成功挽回了名存实亡的婚姻。

当然,奎妮并没有因为他的朝圣而奇迹般地好起来,我想哈罗德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要去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以走路前往这种行动,来挽救她的性命。他由南往北横穿英格兰,看望身患癌症即将死去的老友。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绝症,但也不必太过绝望。

其实哈罗德的路是两条路。一条是行走的路,一条是心灵的路。

“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他明白了,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途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一切也都是对他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他欠奎妮和过去的那一点点慷慨。”

在这漫长的路上,哈罗德的记忆反复涌现,冲淡了怀念,也让他打开自己的内心看清身边的一切,他摒弃了冷漠重获希望,原本以为会无法承受的痛楚早已消散,他想明白了许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旅行的意义。原本只是偏执地以为自己所做的可以给老友带来希望,但现在这种希望,俨然已经植根于自己的内心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不必要、无意义的东西,或者我们也可以试着停下来整理一番,学着放弃、放下,然后再上路,不必比较、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要担心结果,过程远比那些重要!

又或者,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所谓的即定路线,放下你的自尊、自大、自卑、偏见、固执和自以为是……,用包容的心,去尊重、接纳自己和别人,才是人间正道!

其实,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读书,都可以看做是一场旅行,而意义就在于,你的身体或心灵,在告别过去,在迎接新的转变,在向着希望前行。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生活中的一切也许已经使我们变得麻木冷漠,请不要绝望,但不要停下脚步,因为恰恰是你停滞不前的决定粉碎了所有希望。

“生活的艺术,是在满足与绝望之间谋求平衡,而心怀希望的摇摆,也是一种稳定。只要你不曾停下脚步,生活依旧就充满希望。”

想起多年以前就喜欢的一句话:Sometimes we have to jump out of the window, then wings will sprout in the process of falling.  是的,像哈罗德一样上路吧,也许你会说他轻率,也许你觉得他笨拙,而他的朝圣也好、救赎也好,都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甚至有人说他是自我折磨、自我毁灭……但他已经出发,而且他最终到达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翅膀!

朋友,出发吧,走在路上!不管是朝圣的路、救赎的路,还是回归之路、接纳之路,其实都是一条平凡之路,正如朴树在歌中所唱: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吗?……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姻,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