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5,你觉得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话吗?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他真的很努力。
或者,你又是否曾经对人说过:他真的很努力,这是一句好话吗?近期的《奇葩说》针对这个话题引发热烈的辩论……

先不说,这句话的发出者是否是出于好意,我们只说这句话会引发什么样的效果。在大多数语境下,这句话好像不是什么好话。
因为它太过频繁地在失败的情境之中出现。
《月亮和六便士》里有句话,即便你没有看过这部小说可能也听过:“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用尽全力啊,足够努力了吧,可得到的呢?是不能再普通的人生路,而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极其普通的一生。
或许你曾听人说,过程比结果重要,但不好意思,这个社会的常态是,不看努力,只看结果,而这个结果无非就是成王败寇。
有人反驳唯结果论,是的,单用结果来判定某些事物的好坏的确有些片面,但是,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努力这个词的属性。

讲完社会现状,谈谈我的观点。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而一个词或一个字的好坏,绝非仅仅在字面上,在于说出这句话的人和听到这句话的人。
有些人讲话温柔也有力量,有些人声嘶力竭也显得怯弱(我的理解是:当不能用温和语言征服的人,用严肃的言语更不能征服)。
回归这个辩题上,我更愿意说,倘若把这句话当做好话的人,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那么我是认可的。
成长型思维的人,最关注的是努力,而不是结果。因为相比较而言,努力是可控制的常量,结果是不可控制的变量。
较神奇的是,真正关注努力这个常量,能始终持续输出努力的人,最终也会成为“锦鲤”。

所以,我不喜欢的,是仅仅只以结果论英雄的人,对他人的努力明明不屑,却摆出理解的姿态说出那句不痛不痒的:他真的很努力。
所以,我不喜欢的,是那个我们敏感脆弱以小人度君子之腹的心去听这句:他真的很努力。
所以,我不喜欢的,是当他明明不够努力,企图放过自己的时候,你因为情感而欺骗他说:他真的很努力。
所以,我不喜欢的,是那些以一个标准就定义所有人成功与否的社会衡量体系,然后对一个终其一生拼尽全力,而又过着平凡人生的他说:他真的很努力。

这个辩题里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字,就是他。陈铭在所有人都围绕:你真的很努力这个辩题时。在最后结尾提醒大家说,这个辩题的人称,不是第一人称,是第三人称。
所以,如果当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小孩说:嘿,你看隔壁邻居的小明,他真的很努力。那么你想想,以这句话为开始,中国父母会如何引申接下来的故事。
一句话的好话,在于听的人,也在于说的人,希望所有人能学习关于语言和说话的艺术,我也希望所有人怀抱善意去听取他人的言语。
因为语言的力量,从来不可忽视,语言力量的温暖不比太阳少,而语言力量的摧毁力也不比核武器小,倾听和理解也如是。
或者更为准确的说,语言不是利器,真正的利器是其背后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