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 - 第一节(2018-11-12)

2018-11-12  本文已影响38人  拾柒個瞬间

所学 | 所思

1. 为什么说改变,是我自己可以做出的选择?

2. 为什么 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
    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此时此地的行动,而不是被未来可能的结果束缚住。
  • 现实预设的条件是不可控的,但怎么看待条件、怎么利用条件则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控制的。
  • 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是个陷阱,会引诱我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当遇到问题需要选择时,对错观会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借此摆脱心理的重担。
  • 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有用没用”。
    把关注的点放在实际利益上,用更理智的心智来面对遇到的问题,避免被情绪这头大象牵着走。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
    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最终要为结果负责的人是 "我自己"。

~ 讨论对错,没有用!

~ 只有选择改变,才能拯救自己!

3. 改变需要勇气

即便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也会不自觉的推卸责任,所以不要低估改变的难度,这是攻坚战、持久战。

但是 没有什么比走一条很难的路,更能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了。 --- 陈海贤

改变,朝着理想的人生,值得为此努力!

4. 改变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自省。

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反省,鼓起勇气,面对真实的那个丑陋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

案例

改变确实真的需要勇气

经历过很多三分钟热度的改变努力,每一次出发都是信心满满、热情有余,但收场总是那么沮丧。
健身为例,我昨天也说到,为了达成所谓的物质富足,牺牲了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
这是只不过是借口,其实是缺乏面对痛苦的勇气。

行动

今天进入到第二天,行动要更具有目标性。
自问三面柱“我很可怜”、“别人很可恶”、“我怎么办?”
渴望自我发展,积极主动的深度思考,用行动去改变不利的境况!

这次学习的目标是每天不落的完成学习和输出。
以此开启眼下最想改变的目标:转移完美主义倾向,暂时不计较结果,只关注过程。
打造一个完美的check list!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