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时,哪种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最为严重?
《黄帝内经》曾把肝称为“将军之官”。百病始于肝,主要是由于肝有着代谢功能、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解毒、免疫功能以及凝血等功能。因此有部分患者由于在药物治疗,肝出现问题时,而不得不终止治疗。
在抗结核的过程中,耐药结核患者来说,由于吃的结核药种类比较多,所以产生的不良反应也经常会因人而异,而其中最为多见且危害性最大的就是肝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利福布汀等发生的频率较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乙胺丁醇、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发生肝损伤的频率较低;氨基糖苷类、卷曲霉素、环丝氨酸和利奈唑胺(youshicare-wangnan)等鲜见肝损伤的报道。
但是,现在的抗耐药结核治疗都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种致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单药的应用。利福平+异烟肼,肝损伤的发生率为0.8%,再加上吡嗪酰胺,肝损伤的发生率增至2.8%,再加上卷曲霉素、环丝氨酸和利奈唑胺,肝损伤的发生率则又会有所增加。
结核患者肝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且90%以上的多数为急性,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
结核病患者肝损伤表现各异,目前为无症状性肝酶升高、出现肝炎、黄疸性肝炎或胆道阻塞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
1、超敏性反应: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关节炎和心肌炎等过敏症状。
2、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表现出重度黄疸、腹腔积液、各种出血、肝性脑病、 肾功能不全一组临床症候群。
3、慢性肝损伤: 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胆汁淤积型肝病、门脉高压的系列症状( 腹腔积液、肝脏肿大、腹部膨隆及黄疸等)。
对于结核病患者肝损伤最好应采取提前预防的原则。在用药之前,做个全面检查评估,制定合理方案在抗结核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肝损害可疑症状,及肝功能异常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对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如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则应尽早采用抗病毒治疗,同时或稍后进行抗结核治疗;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的肝损伤患者采取有效治疗,降低肝损伤的损害程度,预防和减少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的发生。